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拖延病的朋友請對號入座

“對所有類型的拖延症, 最容易和最重要的治療大概是原諒自己過去的消極怠工, 抹平內疚。 研究表明, 對你以前的問題多點憐憫, 會減少你的焦慮, 也減少以後的拖延。 ”

case 1:我經常擔心事做的不夠完美。 但盡力做了完美主義者, 可做事的效率不是很高。 經常接到任務以後, 心裡想的是儘快完成, 可總是一拖再拖。 為什麼?

→病名:擔心引起的拖延病。

→處方:總想把事情做的完美一些, 但壓力越大就越擔心做不好事遲遲不敢付出行動。 總是把萬事的結果定為, 不是成功就是失敗、只要作錯了一點, 做的再好也都是錯的。

出了事就算不是自己的責任也會攬到自己身上。

首先得醒悟“自找擔心”是多麼消極的事情。

假如, 在準備報告時, 最初就能寫出完美的報告是不可能的。 一定會有一些偏差也有理論上說服力較小的地方。 所以, 完美是不存在的。 追尋一下到現在為止你所做過是事有多少事是完美的, 一定沒有特別完美的事。 但一定也沒耽誤什麼事。

case 2:一旦接到什麼任務總會擔心“我一定能做好嗎?做錯了教授會不會責備我?”在想這些的時候時間已悄悄溜走了。

→病名:自我指責的拖延病

→處方:對過去一些失敗的記憶會變成一種壓力。 想治好自我指責的病, 可以把責任都推託到別人身上。 不要因為善良的自卑感而把一切問題都自己扛。

這樣只會讓你的自信心下降。 輕視自己之前先把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吧!然後, 用另一種方式解釋自己的失敗。 比如:在小組功課中有了一個好的創意。 但因為沒有時間, 結果在報告中露掉了。 在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 如果是自我指責的人就會想:“哎!因為沒有發表這個創意, 以後教授知道了會不會扣我的學分呢?”取代上面想法的應該是“我真了不起, 能有這麼好的創意。 ”或“下次寫報告時用就可以了。 那一定比這次輕鬆多了。 ”

case 3:我特別的執著, 一旦問題襲來的時候就感到不安和急躁。 問題解決之前做不好任何事情。

→病名:執著引起的拖延病

→處方:“怎麼會這樣?”“到底那時候為什麼那麼做?”即使在過去的事情裡找原因也不會有什麼改變。

澄清一件事也解決不了問題。 因為事情是由幾種因素合成的。 什麼時候才能把事情一一都弄清楚呢?在公司寫企劃案的時候寫不好的原因也有很多種。 期限太短或過去寫過一次結果被上司責駡了一頓, 留下了創傷。 還有就是還沒找到資料等等。 澄清問題對以後沒有任何幫助。 所以, 要往可以解決問題的方向行動。 做企劃案時應該想:“這次應該跟其他公司比較著做看看了。 ”如果這樣想著行動的話一定有效。

case 4:我總是沒有自信, 怎麼努力也改不了。 為了從苦海中擺脫出來看過不少有關的書籍但都徒勞無功。 因為沒有自信做起事也不順利。 不知道能不能改變一下這樣的我。

→病名:封閉自我印象引起的拖延病

→處方:在苦惱的邊緣走不出來的人是因為被自己錯誤的想法封鎖住了。 一定要從誤區的牢籠裡走出來。 為了打破錯誤的想法捫心自問一下自己“假如, 我是能做到○○事的人, 應該先想些什麼?先做些什麼?”假如, 做報告的時候, 因為忙於某些事遲遲沒做出來。 這時, 應該想“如果我是個做報告的能手, 應該先做什麼事呢?”考試成績不好, 但還得向父母交代的時候應該想“假如, 我是個成績不好, 但能向父母主動表白的人, 應該先做什麼事?” 想這些問題的時候, 不能用太長的時間。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正確答案。 所以直接實第一個想法就可以了。

case 5:我在所有決定中沒有自信。 當決定了做某件事的時候, 往往因為不確定是對的還是錯的而煩惱。

這樣一來事就一拖再拖。 不是因為我懶, 而是因為每次都不能付出行動。 所以人們都說我辦事的效率不高。

→病名:不安感或懶惰引起的拖延病

→處方:你在想自己的想法對不對那是因為“為了想這個辦法用了那麼長時間, 付出了那麼大的努力, 但要是失敗了怎麼辦?就不就功虧於潰了嗎?”因為這些不安感一直浮現在腦海裡。 所以不想做任何事情。 假如, 要學習但桌子很亂找書都很不容易。 明知道應該收拾一下, 但怕麻煩遲遲不行動。 這時候, 父母要嘮叨個不停, 就有了叛逆的心理更是不收拾。 這時你應該冷靜下來好好想一想。 是打掃一下好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的好。 然後再決定。 把最初的想法扭轉過來很難, 但一旦習慣了就覺得行動比拖延更輕鬆。

但一旦習慣了就覺得行動比拖延更輕鬆。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