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幻境中 我們認同了創傷

每當落入幻境中時, 我們就深深地認同了幻境中的受創小孩。 比如說, 如果我們深陷於羞愧的幻境中, 換句話說, 如果我們相信自己是錯誤的、不值得被愛的, 是一個失敗者、戴罪之身, 我們就會認為自己真是這個樣子, 好像自己就是羞愧的化身。 如果有人拿一面鏡子放在我們面前, 我們就會在鏡中看到這副德行的自己。

雖然生活中的某些情況會比較強烈地引發幻境的出現, 比如說, 當遭到拒絕或批評時會引發羞愧的幻境。 事實上, 我們很多人一直無意識地處於幻境中。 不同種類的幻境, 來自我們對內在不同創傷的認同,

像是不信任感、羞愧、被遺棄、被吞沒、驚嚇。 經常發生的情況是, 我們可能好不容易從幻境中蘇醒了過來, 體驗到正面的自我形象, 然後很快地, 又出現了另外一個觸動事件, 讓我們又回到了幻境中。 實際上, 我們大部分的意識層面都處於幻境之中。

當我們陷入幻境中的時候, 感覺當時心裡所認為的、所感受到的、所聽到的、所看到的, 完全是真實的狀況, 我們看不到也聽不進不同的訊息。 即使當時有人充滿愛關心著我們, 告訴我們我們當時的想法與感覺並不符合真相, 並且保證我們是被愛的, 是一個美好、具有創意、珍貴獨特的人, 這個世界是一個安全而且充滿愛的地方, 我們就是聽不到或者聽不進這些聲音。

然而, 不需要大鐵錘或者是數噸的炸藥, 來讓我們從這個痛苦的幻境中蘇醒過來, 它需要的只是覺知與冒險。 突然之間, 我們會發現自己的內在世界以及外在世界起了變化。 甚至, 很難相信自己曾經處於幻境中, 也很難相信或是感受到當自己陷入幻境中的狀態, 直到我們再度回到下一個幻境之中。

對於幻境現象的瞭解, 可以説明我們看到其實那個狀態並非真正的我們,

而只是一個心智狀態在當時被攫住了的我們。

有時候, 我們可以從那個狀態當中脫離出來。

既然有時候我們可以脫離對羞愧、不信任感以及其他幻境的認同,

那一定也意味著它們不是我們真實本然的自己。

不同種類的幻境

我們通過不同的方式在體驗著不同的幻境狀態。 舉例來說, 蘇珊是我們工作的一個案例, 她置身於我們所謂的“羞愧幻境”中。 在羞愧幻境中, 我們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 是一個失敗者, 一無是處。 我們可能會懷疑自己沒有什麼值得和他人分享的, 覺得別人總是做得比自己好, 甚至愚蠢得冒險去彰顯自己的這一面。

另外一種類型是被遺棄、被剝奪的幻境。 在這個幻境中, 我們覺得沒有得到愛, 而進入了熟悉的被剝奪、絕望、孤單的黑暗空間中;在這個空間中, 我們甚至可能會被湧現的早期遭受拒絕及孤單的記憶所淹沒。 當情人或朋友不想繼續和我們在一起, 或是抽離以及收回他對我們的愛的時候, 就會引發我們被遺棄、被剝奪的幻境。

當然, 羞愧感以及被遺棄感常常是同時出現的, 所以很難將它們分開來看待。 但是, 當我在後面的章節將它們逐一詳加探討之後, 這兩種創傷之間的不同, 將會變得更清晰。

最近, 在瑞士的一個工作坊裡, 一位女學員和一位男學員發生了爭執。 那是一個長期的小團體, 所有的學員彼此之間變得很親近而且充滿了愛。 但是這一次, 她覺得他很遲鈍而且具有攻擊性。 當他們把這次的爭吵在團體中提出來時, 我們瞭解到原來她的跋扈性格讓他想起了過去他姐姐對他的暴戾;而他則用他的方式引發她想起她乖戾暴躁的父親。 這是一個彼此幻境相逢碰撞而導致衝突的案例, 雙方都被自己的孩童意識狀態接管了,

而落入各自的泡泡中。 事實上, 這可以闡釋大部分我們與他人互動中所產生的衝突與誤解。

我個人的經驗是, 與內在深深的恐懼與不安全感的聯結, 並沒有想像中可怕。 我曾經很害怕, 如果我對自己或他人承認自己內心是多麼的惶恐不安, 只會讓情況更糟糕。 而事實剛好相反。 承認自己的恐懼, 並且回到內心來感覺著它, 讓我覺得好了許多。 同時也讓我瞭解到, 我並沒有自己所認為的那麼惶恐不安。 當然, 恐懼與不安全感是在那裡, 然而, 同時我也瞭解到自己具有無比的勇氣與天賦。 我並非只是充滿著恐懼與不安, 只會做出各種掩飾不安的補償行為。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