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匿型腎小球腎炎也稱為無症狀性血尿或蛋白尿, 患者無水腫、高血壓及腎功能損害, 而僅表現為腎小球源性血尿或蛋白尿的一組腎小球病。
1.一般治療
急性起病後應臥床休息, 直至肉眼血尿消失, 水腫消退, 血壓恢復正常, 血肌酐恢復正常後, 方可輕微活動, 但要密切隨診, 若病情變化, 仍需繼續臥床休息。 飲食應注意給予適當蛋白, 限制過於嚴格或增加攝入均不利於腎臟的恢復。 有水腫及高血壓者應注意給予低鹽, 甚至無鹽飲食;對於水腫且尿少者, 應嚴格限制水的攝入。 部分患者還需低鉀飲食。
2.病因治療
治療感染灶對急性腎炎病情及預後的影響至今尚無定論。 目前多主張存在明顯的感染灶, 細菌培養陽性時, 積極使用抗生素, 多選用青黴素類或其他敏感藥物, 療程2周左右。 對扁桃體病灶明顯, 病情遷延2個月以上, 病情反復者, 可考慮扁桃體摘除。 但其對急性腎炎的病程影響亦無定論。
3.對症治療
利尿 經限制水、鹽攝入後, 仍水腫嚴重甚至因水鈉瀦留導致心衰者, 應使用利尿劑。 可選用噻嗪類利尿藥, 但對於GFR腎損害。 還可使用小劑量的多巴胺以解除血管痙攣而利尿。 避免使用汞利尿劑、滲透性利尿劑和保鉀利尿劑。 降壓 積極而適當的降壓有利於增加腎血流量, 改善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