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血管性血友病的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檢查對vWD的診斷、分型和鑒別診斷十分重要。 常用的實驗室檢查有出血時間、因數Ⅷ:C、vWF:Ag, 瑞斯托黴素誘導的血小板聚集、瑞斯托黴素輔因數活性(vWF:Ricof)測定、凝膠電泳多聚體分析。 凝血檢查篩選試驗中外源途徑實驗檢。 一、出血時間出血時間有2種方法測定, 即Duke法和Ivy法(或Ivy改良法)。 Duke法方法簡便常用, 但不敏感, 一些vWD患者Duke法出血時間正常而Ivy出血時間延長。 因此考慮vWD診斷時儘量採用Ivy改良法。 另外在替代治療時, Duke法出血時間比Ivy法容易糾正。 但接受足量替代治療使Duke出血時間正常但Ivy出血時間仍延長的患者手術中並沒有發生過量的出血。
有些1型vWD患者Ivy出血時間可以正常, 而其他實驗室檢查可以異常。 2型vWD及3型vWD一般均延長但2N型常正常。 雖然出血時間不應當作為vWD的常規篩選試驗, 但在一些特定患者與其他檢查結合及治療的監測方面仍有價值。 二、Ⅷ:C測定有2種測定方法, 即建立在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基礎上的一期法和建立在凝血活酶生成試驗基礎上的二期法。 一期法較簡便, 為多數實驗室採用。 Ⅷ:C水準在vWD變化較大, 1型患者可以正常, 但大多數病例降低, 一般為正常水準10%~40%.2型可以減少也可以正常, 但是2N型顯著減少。 3型顯著減少與重型中間型甲型血友病相似, 一般均少於10%。 三、vW因數抗原(vWF:Ag)血漿vWF:Ag可用免疫電泳、放射免疫法, 或ELISA法加以測定。 Laurell免疫電泳測定依靠vWF:Ag在含抗體瓊脂板上的抗原抗體沉澱,
除與vWF:Ag量有關外, 與vWF:Ag的遷移率有關。 在1型中其結果常與瑞斯托黴素輔因數活性相平行。 但在變異型雖然缺少大分子量vWF多聚體, 但測定水準可正常, 這與小分子量多聚體遷移率較快也有關係, 3型患者免疫電泳法測定常無沉澱線形成。 放射免疫法和ELISA法結果更正確敏感。 四、瑞斯托黴素誘導的血小板聚集(RIPA):將瑞斯托黴素加入正常富含血小板血漿中導致血小板聚集。 這與血漿vWF和血小板有關。 在vWD約65%患者聚集的量和聚集率降低。 測定中應注意使用不同濃度的瑞斯托黴素。 低濃度瑞斯托黴素時出現高血小板聚集表明vWF的異常或血小板的異常。 2B型vWD和血小板型假vWD患者, 0.2~0.7mg/ml瑞斯托黴素濃度可以使其富含血小板血漿聚集,
有時在不加瑞斯托黴素情況下可以出現自發性聚集。 正常人富含血小板血漿在此種濃度下不會聚集。 1.0~1.2mg/ml為常用的濃度。 高於1.2mg/ml常使1型vWD富含血小板血漿的聚集正常。 五、vWF瑞斯托黴素輔因數活性(vWF:Ricof) 定量測定血漿 vWF在瑞斯托黴素存在時使血小板聚集的能力。 使用正常洗滌無vWF血小板或福馬林固定血小板。 正常人血漿vWF:Ricof為50%~150%.本法結果與RIPA意義相同但比RIPA更敏感, 特異性重複性更高。 在1型vWD一般降低, 也可正常。 2A型和2M型顯著降低, 2N型正常, 2B型升高, 3型極低。 Botrocetin是一種蝰蛇毒, 在vWF存在時可使血小板聚集, 也可代替瑞斯托黴素用於測定vWF輔因數的活性。 但在缺少大分子量vWF多聚體的2型vWD, 所測得的vWF輔因數活性高於用瑞斯托黴素。
六、瓊脂糖凝膠電泳多聚體分析:血漿vWF和血小板vWF, 在SDS瓊脂糖凝膠電泳時vWF多聚體在分子量大小的基礎上分離, 大分子量多聚體移動最慢, 中分子量多聚體較快, 小分子量多聚體最快。 多聚體可用放射自顯影或酶標技術顯示。 在收集標本和實驗過程中應注意加入蛋白酶抑制劑。 正常多聚體圖形大、中、小分子量多聚體均存在, 可觀察到1條主帶和2條或4條衛星帶。 血小板中可有比血漿更大分子量多聚體成分。 多聚體分析在vWF分型中起著重要作用。 1型vWD大、中、小分子量多聚體均存在, 自顯影比正常對照淺, 示vWF量均勻減少。 3型無多聚體出現。 2型vWD多聚體圖形異常變化多, 可表現為大、中分子量多聚體缺如, 衛星帶消失等多種異常類型,
是以前Ⅱ型亞型分類的重要依據。 查正常, 內源途徑篩選試驗可以延長, 但那些第Ⅷ因數水準接近正常的患者可以正常。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