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少吃油炸、燒烤以幹熱方式烹調的食物:
尤其是動物性食物, 通常油脂及蛋白質含量較高, 容易產生“先進糖化終產物”(AGEs), 恐怖的是這些動物性蛋白質食物, 透過炭烤、火烤、幹煎及油炸等幹熱方式料理後, 會促進AGEs的產生達10~100倍之多。
而AGEs被吸收到身體內組織器官之後, 容易引起氧化作用及發炎反應, 導致大小血管病變, 有些人就會發現動脈硬化、糖尿病、老化及慢性腎臟病, 通通找上門了。
2 、蛋白質的攝取要適量:
一位成人每天正常的攝取量是4~6份, 簡單的說, 就是1顆蛋、1杯牛奶、1杯豆漿、1兩肉、或是3片小豆干, 都是1份蛋白質。
其實攝取太多蛋白質, 並不會一時間就讓身體不舒服, 只不過過多的蛋白質, 身體吸收不完, 會代謝成含氮廢物, 過多就容易增加腎臟負擔, 所以, 愛吃肉的人通常腎臟都會較大, 也容易因為飲食習慣造成腎功能加速老化。
3 、鹽分攝取不要過高:
因為血壓會上升, 對腎臟、心臟、血管都不好, 衛生署建議每人每天食鹽攝取量是8公克, 但調查顯示, 國人每日平均食鹽攝取量大約達到15公克, 遠遠超過建議量。
很多人運動會喝運動飲料, 但是沒運動也喝運動飲料, 這樣是不對的, 因為運動飲料含有額外的電解質與鹽分, 這類飲料喝太多,
少吃醃漬類食物, 這些食物鹽分高且可能有黴菌污染, 對肝腎都不好;香腸、火腿、臘肉、培根、熱狗都是高鹽分食物, 也是愈少食用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