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炎前期診斷標準, 靜脈炎該怎麼確診, 有哪些確診規範呢?所謂靜脈是一種多見的血管血栓性疾病, 血栓能夠導致炎症, 炎症也能夠導致血栓, 病變首要累及四肢淺靜脈和深靜脈, 兩者互為因果。 關於靜脈炎的確診依據專家總結如下:
1, 靜脈壓測定:患肢靜脈壓升高, 提示側壓處近心端靜脈有阻塞;
,2, 放射性核素檢查:125I纖蛋白原掃描偶用於本病的診斷。 與超聲檢查相反, 本檢查對腓腸肌內的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檢出率可高達90%, 而對近耽深靜脈血栓診斷的特異性較差。 本檢查的主要缺點是注入放射性核素後需要滯後48-72小時才能顯示效果。
,3, 超聲:二維超聲顯像可直接見到大靜脈內的血栓, 配合Doppler測算靜脈內血流速度, 並觀察得呼吸和壓迫動作的正常反應是否存在。 此種檢查對近端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診斷陽性率可達百分之九五, 對遠端者診斷敏感性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 但特異性可達95%血栓性靜脈炎
,4, 深靜脈造影 從足部淺靜脈內注入造影劑, 在近心端使用壓脈帶, 很容易使造影劑直接進入到深靜脈系統, 如果出現靜脈充盈缺損, 即可作出定型及定位診斷。 淺靜脈血栓形成診斷較容易, 局部症狀體征較明顯。
5, 阻抗容積描記法和靜脈血流描記法: 前者應用皮膚電極, 後者採用充氣袖帶測量在生理變化條件下靜脈容積的改變。
以上是小編給大家講解的靜脈炎的診斷依據,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