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怎麼預防流產方法

女性懷孕流產在此期間都為最為重要時刻, 但是, 根據個人身體的不同有的則會出現先兆流產的現象, 此病為妊娠初期常見病, 在中醫屬於胎動或胎漏的範疇。 在西醫中則為母體分泌功能失調, 其根本之原因還在於腎氣的衰竭所致, 因此補腎固沖健脾安胎才是有效之法。

在治療流產方面, 採用老中醫之法, 利用健脾功效安胎療效還是很顯著的。

【常用方藥】

方藥組成:菟絲子、杜仲、川斷、桑寄生、黨參、黃芪、山藥各15g, 白術12g, 熟地黃、山茱萸、黃芩各lOg。

加減:出血較多者加阿膠、黃芩炭、苧麻根;腹痛甚者加白芍、炙甘草;腰膝酸軟,

頭目昏眩加女貞子、墨旱蓮;心煩少寐者加酸棗仁、柏子仁;伴噁心嘔吐者加竹茹、桑葉、絲瓜絡;伴胸脅脹滿者加蘇梗、香附。

煎服法:上方常規用藥、每日1劑, 水煎服。 血止或症狀改善後改為隔日服1劑, 共服5~10劑。

療效標準:痊癒, 血止胎安, 兼症消失, 觀察2周後, 各項檢查證實正常妊娠;好轉:出血減少, 兼症改善, 各項檢查為正常妊娠。

若出現出血不止, 甚至墮胎流產或胎死腹中。 本方中菟絲子、杜仲、川斷、桑寄生四藥合用具有補腎益精, 固攝沖任, 強筋骨而安胎之功;黨參、白術、黃芪 健脾益氣, 可裕後天之本。 山藥具健脾補腎, 益氣養陰之效;配以熟地黃、山茱萸可滋陰養血, 腎中精血旺盛則能萌胎;佐以黃芩以消過於補虛而助胎熱之敝,

又有 安胎之效。

杜仲可抑制子宮收縮, 並有鎮靜作用。 故應用補腎健脾固沖法治療多種原因引起的先兆流產, 其具有維持妊娠黃體, 促進孕卵發育的功效。

在平時生活中, 孕婦也當注意多休息, 避免劇烈運動, 心情愉悅調整自身的狀態, 在飲食上合理規劃好, 配合以上方藥, 才是根本。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