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警惕:你的孩子“擠眉弄眼”

 

【病例】

孩子“擠眉弄眼”被誤診為“多動症”

鄰居家的小強, 虎頭虎腦招人喜, 可是自幼就讓人煩心的是整天擠眼弄鼻的, 出怪模樣, 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等一家人焦急萬分, 為此還經常遭到大人訓斥、甚至挨打, 使小強性格都變得孤僻, 不願與人交往;為此父母帶他多次到醫院就診檢查, 曾經按兒童多動症治療了長達5年之久, 不但沒有療效, 症狀反而比以前加重了, 同時有了反復搓鼻子、揉眼睛的壞習慣, 經常把眼睛、鼻子搓得紅紅的。 今年來又經常“感冒”, 打噴嚏和流鼻涕, 時不時還伴有晚間咳嗽或喘上一陣子,

讓小韻連覺也睡不安穩, 一用藥就是十天半月, 連吃藥加輸液加打針, 效果也不好還吃了許多抗生素, 真讓一家人束手無策, 煩惱無比。

【病例分析】

針對上述病例, 過敏性疾病防治中心的專家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1、認清“擠眉弄眼”的根源:反復打噴嚏, 流清涕、搓鼻子和揉眼睛這些“擠眉弄眼”其實是過敏性鼻炎的常見症狀, 過敏性鼻炎主要表現為鼻癢、打噴嚏、流清水樣鼻涕和鼻塞等症狀。 常年發作的稱為常年性鼻炎或持續性鼻炎, 季節性發作的稱為間歇性鼻炎或花粉症。 由於兒童對過敏性鼻炎症狀表述困難, 鼻癢的典型表現為反復搓鼻子、摳鼻孔、揉眼睛等, 而患兒家長往往誤認為這是孩子的“壞毛病”而嚴加訓斥,

甚至誤診為兒童多動症治療, 家長應對這些表現提高警惕, 如果及時發現和治療得當, 孩子的這些“壞毛病”可很快消失。

2、誤診導致病情加重:其實, 小強的擠眼弄鼻, 出怪模樣是早期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的表現, 由於孩子訴說能力差, 許多家長還對孩子加以訓斥孩子更不願意訴, 家長就誤認為是多動症, 誤診誤治, 導致疾病遷延不愈, 並逐漸加重。

3、過敏性鼻炎可發展為哮喘:經常在脫離過敏原後可自行緩解, 但如果反復發作則可誘發過敏性哮喘或咳嗽。 過敏性鼻炎和哮喘在兒童、青少年和成人均可發病。 冷空氣、過敏原(如花粉、蟎、黴菌和寵物皮毛等, 由花粉引起的稱為花粉症或枯草熱)、刺激性氣體(如油漆、油煙、殺蟲劑等)和運動後均可誘發。

過敏性鼻炎患者常常誤認為自己是感冒了而誤治, 這樣的病例在我們的過敏門診上幾乎每天都可遇到。 據我們的調查證實, 20%-30%的過敏性鼻炎兒童患者曾被誤診為多動症加以治療, 60-80%的過敏性鼻炎患者可發展成過敏性哮喘。 由於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有著解剖上的連續性, 包括粘膜的連續、管腔的相通, 過敏性鼻炎的上呼吸道炎症極易向下蔓延, 經過數年的發展可導致過敏性哮喘。

4、如何防治過敏性鼻炎:一旦確診是過敏性鼻炎了, 應該把預防放在第一位。

(1)找出過敏原:常見過敏原包括塵蟎、花粉、黴菌、各種食物、冷空氣以及刺激性氣體等, 因此首先應去過敏中心找出過敏原, 然後有的放矢採取預防措施。

(2)正規治療:治療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醫學專家把過敏性鼻炎與哮喘視為同一種疾病進行治療, 在哮喘未發生時, 及時而有效地治療過敏性鼻炎可以預防哮喘病, 如果過敏性鼻炎和哮喘已同時存在, 應同時治療, 否則即使哮喘治好了, 過敏性鼻炎仍然可以再次發展為哮喘。 治療方法包括脫敏治療、抗過敏性炎症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免疫治療和對症治療等。

(3)早期治療:許多有經驗的病人在哮喘發作前出現鼻癢、打噴嚏、流清涕等過敏性鼻炎的症狀時, 及時實施醫生預先制定的防治方案常可避免哮喘發作。

最後, 經過系統脫敏、減敏治療, 小強的壞毛病已經完全消失了, 家裡又恢復了往日的歡笑。

較為欣慰的是, 很多的家長已意識到兒童過敏可導致類似多動症的表現, 並且通過治療過敏性鼻炎來預防哮喘的重要性也已經開始引起社會的重視, 許多患者已經意識到過敏性鼻炎可以發展為哮喘, 在早期階段即採取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從而避免了哮喘的發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