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癲癇應該如何積極護理

癲癇是有多種病因引起的慢性腦功能障礙綜合症, 是大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的突然昏倒, 神志喪失, 口歪眼斜, 雙目直視, 四肢抽搐, 或出現感覺、運動、行為等功能障礙, 發作具有突然性, 反復性和自然緩解性等特點。 有的患者發作時發出類似羊的吼叫聲, 俗稱“羊角風”。 在癲癇患者發病時, 家人及朋友應採取一定的應急措施, 防止病人受到更大程度的傷害。

一般來說, 癲癇病人在發作前有先驅自覺症狀, 如感覺異常, 胸悶、上腹部不適、恐懼、流涎、聽不清聲音、視物模糊等。 因此, 患者本人在預示到癲癇發作前應儘快離開如公路上、水塘邊、爐火前等危險境地,

及時尋找安全地方坐下或躺下。 患者的家屬也應學會觀察病人發作前的表現, 以便儘早作出預防措施, 防止其他意外傷害的發生。

癲癇小發作

癲癇小發作時, 患者表現為短暫的意識喪失, 通常只有幾秒鐘, 沒有抽搐痙攣, 臉色發白或發紅, 小孩表現原地打轉等, 一般容易被人忽視。 局限性癲癇通常表現為局限性的, 手、腳、面部等處的痙攣抽搐。 發現有上述表現的一定要支醫院接受檢查治療, 按醫矚堅持服藥。

癲癇大發作

癲癇大發作時, 病人表現為腿部痙攣抽搐, 頭部後仰, 大叫一聲摔倒在地, 全身肌肉呈強直性收縮、痙攣, 嘴巴緊閉, 兩眼上翻, 僵直期一般持續數秒至半分鐘,

轉為陣攣期, 此期全身肌肉呈有節律的強烈收縮, 呼吸恢復, 隨呼吸口中噴出白沫或血沫, 尿失禁, 一次發作持續2-3分鐘, 多的可達7-8分鐘。

癲癇發作的應急措施:

1、當病人發生全身抽搐前將要倒地時, 患者家屬或救助者若在附近, 要立即上前扶住病人, 儘量讓其慢慢倒下, 以免跌傷。 迅速讓病人仰臥, 不要墊枕頭, 同時, 趁病人嘴巴未緊閉之前, 迅速將手絹、紗布等卷成卷, 墊在病人的上下齒之間, 預防牙關緊閉時咬傷舌部。

2、對於已經倒地並且面部著地的, 應使之翻過身, 以免呼吸道阻塞。 此時若病人已牙關緊閉, 不要強行橇開, 否則會造成病人牙齒人鬆動脫落。

3、然後救助者隨即鬆開病人的衣領和褲帶, 將病人頭偏向一側,

使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 防止口水誤入氣道, 引起吸入性肺炎。 同時, 還要把病人下頜托起, 防止因窩脖使舌頭堵塞氣管。 使其呼吸通暢。 為防止病人吐出的唾液或嘔吐物吸入氣管引起窒息, 救助者或家人應始終守護在病人身旁, 隨時擦去病人的吐出物。

4、病人抽搐時, 不可強行按壓其肢體, 以免造成韌帶撕裂、關節脫臼、甚至骨折等損傷。 也不要強行給其灌藥。 癲癇發作中, 為免使病人再受刺激, 不要採用針刺、指掐人中穴的搶救方法。 更不要用涼水沖澆病人。

5、少數患者的大發作, 可接連發生, 在間歇期間仍是神態暈迷, 這為癲癇的持續狀態。 這是該病的一種危重情況, 如不及時搶救, 可出現腦水腫、腦疝、呼吸迴圈衰竭直至死亡的嚴重後果。

一旦發生癲癇的持續狀態, 要給予吸氧,抽搐後呼吸未能及時恢復應作人工呼吸,或及時送醫院搶救。

6、當病人全身肌肉抽搐痙攣停止, 進入昏睡期後, 應迅速將病人的頭轉向一側, 同時抽去其上下牙之間的墊塞物, 讓病人口中的唾液和嘔吐流出, 避免窒息。 此時病人的全身肌肉已放鬆, 可將其原來的強迫姿勢改為側臥, 這樣可使病人全身肌肉放鬆, 口水容易流出防止窒息, 同時舌根也不易後墜而阻塞氣道。 並注意病人保暖及周圍環境的安靜。

7、病人睡醒後, 常感頭痛及周身酸軟, 對發作過程, 除先兆征外大都並無記憶。 救助者及家屬均不要向其描述倒地抽搐時的“可怕”場景, 以免增加其精神負擔。

給病人的飲食應注意清淡, 避免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癲癇病人日常注意事項:

1、癲癇病人在平時要按醫囑用藥, 不要自行減藥、停藥或換藥。 那樣會引起癲癇連續發作。

2、抗癲癇藥對癲癇有刺激作用, 要在飯後服用。 服藥期間注意口腔衛生, 經常刷牙。

3、癲癇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情緒激動和勞累, 不要登高、騎車、游泳, 不宜在機器旁工作, 以免癲癇病發作時發生意外。

4、病人如有假牙, 應在每日睡覺前摘下。 癲癇病人睡單人床時, 要在床邊增加床檔, 以防發病時墜床跌傷。

5、有癲癇史的病人應建立嚴格的生活制度。 如不宜駕車、游泳、獨自在河邊或懸崖附近行走等, 以防意外危險發生。 飲食防止過飽, 禁酒, 不可勞累過度等。 長期堅持合理服藥,可使血液中的藥物穩定地保持有效濃度,控制病情發作。否則,癲癇反復發作可造成大腦神經細胞損傷、智力衰退。有肝臟功能異常者,服藥前及服藥過程中應定期檢查肝功能。長期服藥的病人不可突然停藥,以防引起癲癇大發作或癲癇持續狀態。

癲癇護理:

(一)、有發作預兆的病人

病人應做好心理準備,同時告知家屬或周圍人,因為發作不可避免,有條件及時間可將病人扶至床上,來不及就順勢使其躺倒,防止意識突然喪失而跌傷,迅速移開周圍硬物、銳器、減少發作時對身體的傷害。作為家屬及身邊的人,應密切觀察病人發病時間,每次發作持續時間(包括意識喪失時間,抽搐時間),要注意觀察先抽搐的部位,是局部還是全身,是否伴有意識喪失及兩目上視,二便失禁等,這些表現對醫生進行定位診斷有一定的幫助.對於經期發作的病人,發作時情緒激動,可能發生自傷,傷人,毀物,自殺,殺人等過激行為,應立即採取緊急控制措施,嚴格限制其行為,以免造成嚴重後果,可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地西泮,對興奮並有攻擊行為的患者,可採用抗癲癇藥與抗精神病聯合治療,如氯丙嗪和氟派丁醇等應急措施,對於失神小發作的患兒,家長和教師不要以為孩子漫不經心,不認真而責備孩子,因為有時癲癇發作只表現為患兒突然停止原來的活動,雙目直視,呼之不應。或手中所持之物墜地,這是病情發作,並不是孩子搗亂。頑皮.

(二)、癲癇大發作的護理

出現先兆,首先要保護好舌頭,搶在發作之前,將纏有紗布的壓板放在病人上,下磨牙之間,以免咬傷舌頭,若發作之前未能放入,待病人強直期張口進再放入,陣攣期不要強行放入,以免傷害病人。發作期使病人平臥,鬆開衣領,頭轉向一側,以利於呼吸道分泌物及嘔吐物排出,防止流入氣管引起嗆咳窒息.大發作時呼吸道分泌物較多,易造成呼吸道阻塞或吸入性肺炎,抽搐時口中不要塞任何東西,不要灌藥,防止窒息。有些人看到癲癇病人抽搐時常常採用掐人中的辦法,希望以此來終止病人的發作,病人抽搐是大腦過度放電,一旦發作,不能控制,只能等放電終止,抽搐才能停止,所以遇到病人抽搐發作,不要去掐病人的人中,這樣對病人毫無益處。有人在病人陣攣期強制性按壓病人四肢,試圖制止抽搐而減少病人的痛苦,但過分用力可造成骨折和肌肉拉傷,反而會增加病人的痛苦。

(三)、癲癇持續狀態的護理

癲癇持續狀態是一種急危重症,如不及時救治可出現腦水腫,腦疝,呼吸迴圈衰竭而死亡。家屬一旦發現病人出現癲癇持續狀態,應立即送往醫院,送醫院之前如家裡備有苯巴比妥針劑,地西泮針劑或灌腸劑,可給予一次藥物,然後送往醫院,送醫院後要向醫生詳細報告發病過程,給藥時間及劑量,以利於醫生掌握病情,合理救治。

長期堅持合理服藥,可使血液中的藥物穩定地保持有效濃度,控制病情發作。否則,癲癇反復發作可造成大腦神經細胞損傷、智力衰退。有肝臟功能異常者,服藥前及服藥過程中應定期檢查肝功能。長期服藥的病人不可突然停藥,以防引起癲癇大發作或癲癇持續狀態。

癲癇護理:

(一)、有發作預兆的病人

病人應做好心理準備,同時告知家屬或周圍人,因為發作不可避免,有條件及時間可將病人扶至床上,來不及就順勢使其躺倒,防止意識突然喪失而跌傷,迅速移開周圍硬物、銳器、減少發作時對身體的傷害。作為家屬及身邊的人,應密切觀察病人發病時間,每次發作持續時間(包括意識喪失時間,抽搐時間),要注意觀察先抽搐的部位,是局部還是全身,是否伴有意識喪失及兩目上視,二便失禁等,這些表現對醫生進行定位診斷有一定的幫助.對於經期發作的病人,發作時情緒激動,可能發生自傷,傷人,毀物,自殺,殺人等過激行為,應立即採取緊急控制措施,嚴格限制其行為,以免造成嚴重後果,可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地西泮,對興奮並有攻擊行為的患者,可採用抗癲癇藥與抗精神病聯合治療,如氯丙嗪和氟派丁醇等應急措施,對於失神小發作的患兒,家長和教師不要以為孩子漫不經心,不認真而責備孩子,因為有時癲癇發作只表現為患兒突然停止原來的活動,雙目直視,呼之不應。或手中所持之物墜地,這是病情發作,並不是孩子搗亂。頑皮.

(二)、癲癇大發作的護理

出現先兆,首先要保護好舌頭,搶在發作之前,將纏有紗布的壓板放在病人上,下磨牙之間,以免咬傷舌頭,若發作之前未能放入,待病人強直期張口進再放入,陣攣期不要強行放入,以免傷害病人。發作期使病人平臥,鬆開衣領,頭轉向一側,以利於呼吸道分泌物及嘔吐物排出,防止流入氣管引起嗆咳窒息.大發作時呼吸道分泌物較多,易造成呼吸道阻塞或吸入性肺炎,抽搐時口中不要塞任何東西,不要灌藥,防止窒息。有些人看到癲癇病人抽搐時常常採用掐人中的辦法,希望以此來終止病人的發作,病人抽搐是大腦過度放電,一旦發作,不能控制,只能等放電終止,抽搐才能停止,所以遇到病人抽搐發作,不要去掐病人的人中,這樣對病人毫無益處。有人在病人陣攣期強制性按壓病人四肢,試圖制止抽搐而減少病人的痛苦,但過分用力可造成骨折和肌肉拉傷,反而會增加病人的痛苦。

(三)、癲癇持續狀態的護理

癲癇持續狀態是一種急危重症,如不及時救治可出現腦水腫,腦疝,呼吸迴圈衰竭而死亡。家屬一旦發現病人出現癲癇持續狀態,應立即送往醫院,送醫院之前如家裡備有苯巴比妥針劑,地西泮針劑或灌腸劑,可給予一次藥物,然後送往醫院,送醫院後要向醫生詳細報告發病過程,給藥時間及劑量,以利於醫生掌握病情,合理救治。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