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瀉
大多數由於飲食不潔而導致發燒、腹痛、腹瀉等症。 其元兇為致病性大腸桿菌或沙門菌屬, 可服黃連素治療, 每次2~3片(每片100mg), 一日3次。 或服諾氟沙星(氟呱酸)膠囊, 每次2粒(每粒100mg), 一日3~4次, 小兒、孕婦忌用。 此病勿用易蒙停(洛呱丁胺)或複方苯乙呱啶(複方地芬諾酯)治療, 因為它們止瀉作用頗強, 易誤認為藥到病除, 但腸道內依然有病菌存在, 且其毒素不能隨大便排出而出現腹脹、腸麻痹, 甚而有血壓下降等中毒反應。
有些急性腹瀉病人, 並無飲食不潔史, 而由於病毒性胃腸炎引起, 且有流行特點, 如家中數人相繼發病,
對於體溫甚高、腹痛較劇、大便中出現膿血的急性腹瀉病人, 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慢性腹瀉
常因結腸過敏所致, 故又稱結腸易激綜合征。 也會因疲憊緊張、煩躁不安等情緒變化, 促使結腸蠕動增快而出現腹瀉。 可用複方苯乙呱啶治療, 每次2片, 一日3~4次, 待腹瀉控制後, 改為維持量,
有些慢性腹瀉病人, 也可因慢性結腸炎引起, 大多由於過去患細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未徹底治癒, 而轉為慢性腹瀉,
菌群失調性腹瀉
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應用, 尤其長期大量濫用, 易引起菌群失調症。 這是怎麼回事?原來在正常人體內, 尤其是腸道中有著大量有益的細菌。 它們有的將食物殘渣發酵轉變為酸;也有的將蛋白質殘渣轉變成氨。 這些細菌一旦被誤傷, 即與其他細菌之間失去平衡, 引起腹瀉, 此時糞便會散發出一股酸味, 且有許多泡沫, 或出現奇臭。 若繼續應用抗生素, 則病情進一步惡化, 可突然發生“假膜性腸炎”, 死亡率極高。 故出現菌群失調性腹瀉時, 除停用抗生素外, 還應服用培菲康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