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孕期長時間仰臥 產後腰痛不止

網友發問——“我入院待產之時, 聽鄰床病友說, 把腰臀部墊高可糾正胎位, 我稀裡糊塗地就照做了, 兩天后, 我感覺腰部很難受。 想換成側臥的姿勢, 又怕影響胎位, 於是就一直堅持仰臥。 生完孩子後, 我發現睡覺時仰臥時間長了, 腰部就疼,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現在, 都五年多了。 但行走、站立或坐著, 腰部都沒有不舒服的感覺。 請問, 這是怎麼回事?該怎麼治療呢?”

孕期避免長時間仰臥

從網友所述的情況判斷, 她的腰痛是怎麼回事 href="http://baby.familydoctor.com.cn/topics/yunqiyaot.html" target=_blank>腰痛很可能與妊娠期的生理性改變及長時間仰臥有關。

人體脊柱呈“S”形, 腰部前彎,

盆腔(骶尾)部後彎。 孕期, 隨著胎兒的長大、羊水的增多, 腹部負荷越來越大, 為保持身體平衡, 在站立時, 上身要不斷地後傾, 形成挺腹狀。 俗話說“挺著大肚子”就是這麼回事。 此時, 腰部、骶髂部的肌肉、韌帶、筋膜等, 都會順應這一姿勢作出相應的變化, 因此, 容易引發這些軟組織勞損, 產生腰痛。 臥床時, 挺腹姿勢自然中止, 椎旁軟組織得以鬆弛休息。 但是, 如果孕婦仰臥, 碩大的子宮壓迫盆腔後壁, 壓迫軟組織內的神經、血管, 影響軟組織內的新陳代謝與廢物排出, 仍不利於腰椎生理弧度的恢復及軟組織的鬆弛。 因此, 孕婦應避免長時間仰臥, 可左右輪換側臥, 以左側臥位為主。 為糾正胎位而長時間仰臥的做法是不妥的。

一般而言,

孕婦的輕微腰痛在分娩後2~3月, 隨著負荷的減輕與肌力的恢復會逐漸消失。 但有部分產婦, 由於受傳統坐月子, 甚至是坐雙月子的觀念影響, 分娩後沒有很好地進行功能鍛煉與恢復訓練, 致使腰椎旁的肌肉、韌帶恢復不良, 始終處於鬆弛狀態。 這樣一來, 仰臥時由於重力的作用, 鬆弛的椎體間有相對位移的傾向, 時間長了就會出現酸痛不適。

引起產後腰痛的另一種常見原因是骶髂關節炎。 骶髂關節是骨盆與脊柱的結合部位, 平時相對固定。 妊娠分娩時在雌激素的作用下, 骶髂關節間隙與活動度增大, 骨盆增寬, 以增大產道, 便於嬰兒娩出。 相當一部分婦女產後不能恢復原來狀態, 出現骶髂關節炎, 仰臥時就會出現腰骶部酸痛不適。

三大招數緩解產後腰痛

建議這位讀者前往醫院就診, 拍攝腰椎的過伸過屈側位片, 以及骶髂關節正位片檢查, 明確診斷, 並參考以下方法進行調理。

第一招——自我按摩

在疼痛不適部位施行, 旨在促進血液迴圈與松解痙攣。 站、坐、臥位時均可進行。

推:雙掌相疊, 置腰椎正中, 由上向下推30~50次, 至皮膚紅熱為度。

捏:兩手捏拿、捉放腰兩側後部的肌肉, 15~20次。

揉:兩手掌放於腰椎兩側, 從上到下緩慢揉搓30~50下, 直到局部發熱為止。

滾:兩手握拳, 在腰部四處滾動、按壓, 反復多次。

壓:兩手叉腰, 大拇指分別按於兩側腰椎, 用手按壓, 旋轉按摩36次。

叩:雙手握拳, 用拳的尖硬處叩打腰骶部30次。

抓:雙手叉腰, 拇指在前, 其餘四指在後。 兩邊共同用力抓起腰側的皮膚,

從上到下進行, 抓起後向兩邊牽拉再放鬆, 共36次。

第二招——椎旁肌鍛煉

多數腰痛患者均有椎旁肌痙攣, 通過鍛煉可緩解痙攣, 也是緩解腰部疼痛的有效方法。 起先, 可按圖一方式進行, 肘部及跟部著床, 臀部緩慢向上挺起、放下, 往復60次。 一段時間後, 按圖二方式進行, 俯臥於床, 手臂與腳後翹, 呈反弓樣, 往復60次。

第三招——臥姿調整

睡覺時, 可採用左、右側臥位, 避免仰臥位。 若一定要仰臥, 可在腰下墊一小枕以維持腰椎生理弧度, 放鬆椎旁肌肉及骶髂關節旁韌帶。 床不要求一定是硬板床, 但不可選擇太軟的床墊。

編輯推薦: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 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