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女性在更年期出現痛經, 也可以用食療方加以調理。
艾葉薑糖飲
材料:生薑5片, 艾葉10克, 紅糖適量。
做法:先將生薑、艾葉煎煮, 後加入紅糖, 濾出汁液。
功效:溫經散寒。
應用:趁溫服下, 適用於寒性痛經。
茴香生薑湯
材料:小茴香9克, 生薑2片。
做法:水煎取汁。
功效:溫經散寒。
應用:經前三天起每日服1次, 連服三天, 適用於寒性痛經。
乾薑泡白酒
成分:乾薑15克, 白酒500毫升。
做法:將乾薑研末, 放入加熱的白酒中, 調勻。
功效:溫養散寒、活血通絡。
應用:經前三天起或痛經時飲用, 一次15毫升, 一日兩次, 適用于宮寒經閉、痛經。
黑豆雞蛋米酒
成分:黑豆100克, 川芎10克, 黃酒100毫升, 雞蛋2個, 紅糖30克。
做法:川芎、黑豆用水煎, 取汁, 打入雞蛋, 加入黃酒與紅糖。
功效:祛瘀止痛。
應用:經前3天起每日服1次, 連服3天, 用於血瘀痛經。
丹參酒
成分:丹參100克, 白酒500毫升。
做法:將丹參浸泡在燒酒中備用。
功效:行氣、活血、止痛。
應用:經行前飲丹參酒適量, 有緩解痛經這效, 適用於女性痛經。
溫經止痛飲
成分:小茴香粉4克, 小茴香5克, 紅糖少許。
做法:兩味藥同適量黃酒隔水燉3小時, 去渣加紅糖即可。
功效:溫經活血止痛。
應用:月經來時服用, 適用於痛經。
紅花酒
成分:杜紅花30克, 清酒500毫升。
做法:將紅花炒熱, 與清酒一起放入瓶中, 密封浸泡7日以上。
功效:活血化瘀、溫經通脈。
應用:經前或月經剛來時服, 每次20毫升,
月季花茶
成分:月季花6克, 紅糖30克。
做法:加水300毫升, 煮沸5分鐘。
功效:和血調經。
應用:分3次飯後服, 每日1劑, 用於血瘀痛經。
丁姜止痛飲
成分:西香、乾薑各5克, 生甘草6克。
制法:丁香、乾薑、甘草洗淨, 加水500毫升, 煮沸即可。
功效:溫經散寒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