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秋冬揉身體6大部位 9個動作助養生

身體6大部位助養生

在有著幾千年歷史的中醫保健中, 有相當多的人癡迷於穴位按摩。 但認准穴位是個“技術活”, 按准了, 保健長壽;按不准, 則可能適得其反。 如果能掌握以下6個保健區, 就算只是隨便揉揉, 也能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最易操作:小腹和腳底

揉小腹有助健脾胃肚臍是人體精氣比較集中的地方, 也是中醫裡的一個重要穴位“神闕”。 周圍分別還有中脘、關元、氣海等穴, 輕輕揉按, 對調整人體氣血、改善體內臟腑功能都有好處。

中醫一直提倡“腹宜常揉”的保健方法, 講究的就是在醒後、睡前分別揉按小腹周圍,

長期堅持, 可增加腸胃蠕動、增強脾胃功能。 對小腹進行適當的熱敷也能達到保健效果。 可用略高於體溫的熱水袋或熱毛巾, 輕輕敷在肚臍上, 數分鐘後取下, 每天堅持敷1-2次。

功效最全:雙耳和脊椎

搓雙耳全身都受益耳朵就像一個倒立在子宮中的胎兒, 耳垂代表頭眼部, 耳外緣為軀幹及四肢, 內側是內臟器官。 揉按耳朵的不同部位, 就能對其所對應的軀體或內臟器官, 起到保健作用。 中醫講“腎開竅於耳”, 因此, 做好耳部保健, 對強腎效果更好。 按摩耳朵應用力輕柔, 通常以揪、揉、拉為主, 時間以5分鐘為好, 不要超過10分鐘。

最易忽略:腋窩和前胸

按腋窩甯神寬心, 胸腋窩是人們平時很少觸及的部位。 中醫認為腋窩處有一個重要穴位,

名為極泉, 針灸或按摩極泉有寬胸寧神的功效。 西醫則發現, 腋窩處不僅有動靜脈血管, 還有大量的淋巴組織, 因此, 常按腋窩, 可以改善血液供應、刺激淋巴, 提高免疫力。

按摩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揉按, 用右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指腹, 先順時針、後逆時針按摩腋窩各15次, 然後換左手按摩右側腋窩, 每次持續3-5分鐘即可, 手法必須輕柔, 以免損傷局部的血管和神經;二是彈撥, 抬高一側手臂, 把另一隻手的拇指放在肩關節處, 用中指輕彈腋窩底, 可時快時慢變換節奏, 並左右交替進行。

拍前胸提高肺功能前胸是人體陰氣所匯之處, 做好前胸保健, 不但可以起到寬中理氣的作用, 還對改善人體肺部功能、提高抵抗力有重要作用。

可以採取虛掌輕叩輕拍的方法來保健。 將五指併攏、掌心中空, 對準胸部正中間的胸骨以適當力度拍擊, 每次拍3-5下, 停10秒左右, 每天3-5分鐘。 但應當注意的是, 胸腔下有心肺等臟器, 要注意力度, 否則可能適得其反。

9個動作增強免疫

一、搓手

掌取坐位或站位, 兩手掌相對迅速搓動, 搓到發熱而止。

二、擦臉

用搓熱的兩手掌, 擦兩側面部, 先上下擦, 再旋轉擦, 各數十次, 使臉部發熱而止。

三、擦點迎香穴

先用兩手中指擦鼻的兩側數十次。 然後用中指尖點迎香穴, 即鼻翼兩旁的凹陷處。 先用力點住該穴, 使之有酸脹感, 再慢慢揉動該穴數十次。 點後有鼻子通氣暢快的感覺。

四、擦頸

用兩手掌擦頸部兩側, 主要以手指的掌面著力,

向後擦動要快, 向前擦動要較慢而用力, 來回擦動數十次, 使皮膚發熱而止。

五、揉大椎穴

用一手食、中兩指, 按住大椎穴。 該穴在頸後正中, 一個較大的骨頭突起的下緣, 即第七頸椎棘突的下緣。 用力按住後揉動100-200次。 在按揉過程中, 可用兩手交替揉。

六、點揉風池穴

用兩手中指點住風池穴, 其他手指可挾住中指助力。 風池穴在頸後枕骨的下緣, 距離耳朵後部約兩個手指寬的一凹陷處。 先用力點住風池穴, 使之有較重的酸脹感, 然後用指頭揉動數十次。

七、拿肩井穴

用一手的拇、食、中三指, 拇指在前, 食、中指在後, 拿住肩井穴。 肩井穴在頸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較豐富的地方。 拿肩井穴, 十分酸脹, 提拿數次即可。 兩手分別拿對側的肩井穴。

八、點揉足三裡穴

用一手食、中兩指, 用力點住同側足三裡穴。 小腿外側上端有一個突起的骨頭名叫腓骨小頭, 在這個骨頭突起的前下方約三個手指寬處即是足三裡穴。 該處肌肉較豐滿, 按壓有酸脹感。 先用力點住該穴, 使之有較重的酸脹反應, 然後用指慢慢揉動數十次。 再用另一隻手點揉另一側的足三裡穴。

九、拍胸背

最後用兩手一前一後交替輕拍胸背部數十次。

每天早上做一遍, 或早晚各做一遍, 可預防感冒。 感冒流行時可多做一遍;自覺有感冒症狀, 如鼻塞等時, 可加做一遍。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