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蕁麻疹的發病有哪些特點

兩位老人帶著一個三四歲的小孩來到教授門診, 剛剛坐穩, 就迫不及待地提出:小孩為什麼會患蕁麻疹, 已經治療很長時間為什麼仍會時好時發?

的確, 蕁麻疹是一種相當常見的皮膚病。 據統計, 人一生之中約有15%~20%的人至少發作過一次蕁麻疹。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 中醫亦稱癮疹, 是一種多原因所致的驟起驟退伴有劇烈瘙癢性的風團, 部分病人治療起來十分棘手, 給病人帶來種種不便, 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

談起蕁麻疹, 一般都認為與吃魚、蝦、蟹、蛋、牛肉等食物有關, 情況確實如此, 絕大部分蕁麻疹是過敏變態反應所致,

這類致敏物質多為食物。 除上述食品之外, 植物性食物如草莓、可哥、番茄、大蒜等也可以是過敏原, 食品的添加劑如調味品、色素、防腐劑等也可引起過敏。 此外, 食物腐敗分解的多肽類, 鹼性多肽如嗜吃臭豆腐、臭蛋、變質水果等, 或食物的蛋白質未能被很好地消化, 以肽或腖的形式被吸收入血, 也極易引起過敏反應。 也有一部分人吸入動物的毛、皮屑、花粉、汽油、粉塵乃至真菌的孢子等引起過敏。 少數病人與用藥有關, 如青黴素、血清製品、疫苗、磺胺類製劑等。 更有部分病人是體內的鏈球菌、結核菌、肝炎病毒, 或患結締組織病(紅斑狼瘡)、血管炎、腫瘤等釋放某些因數引起的過敏反應。 此外, 昆蟲叮咬也可招致蕁麻疹的發生。

經過反復就診治療, 終於發現該患者有愛吃草莓酸牛奶的習慣, 戒掉草莓酸牛奶後, 小孩的風團很快得到控制。 然而好事多磨, 一天該患者又來了, 經檢查還是蕁麻疹, 已戒掉草莓酸牛奶, 為什麼又發病了?原來該患者近兩天吃了草莓夾心威化餅乾。 因此, 凡含草莓的食品如巧克力、水果糖、夾心餅, 乃至草莓唇膏、沐浴皂、護膚露等均可成為該患者的過敏原, 引起皮膚過敏出風團。

過敏原進入體內產生過敏毒素, 或直接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激肽等引起變態反應。 常見治療藥物如阿托品、阿司匹林、多黏菌素B1、可待因等, 某些毒素如蛇毒、細菌毒素、海蜇毒素、昆蟲毒素等, 一些食物如水生貝殼類動物、龍蝦等均可致病。

此外, 還有一類病人與飲酒、發熱、受冷、運動、情緒緊張也有直接關係。

40年前, 我還是一位年輕醫生時, 曾遇一位患慢性蕁麻疹的病人, 她每次來都不願說話。 經過多次接觸、耐心解釋後, 這位病友才道出:她喜歡把含苞欲放的玫瑰花苞插在裝水的小瓶內放在床頭櫃上, 她特愛嗅這種香味。 我馬上意識到, 病人的慢性蕁麻疹就是由玫瑰花苞所致, 經指導治療後, 病人多年不愈的慢性蕁麻疹治癒了。 資料顯示, 有約3/4的慢性蕁麻疹是找不出原因的。

起病急, 先發癢, 抓後不久即發生紅色或皮膚色、蒼白色等形狀不規則、大小不等、略隆起的腫脹, 或數個或密集一片。 若發生於眼瞼、口唇、包皮, 可引起非凹陷性水腫, 皮疹可以持續數分鐘或數小時,

亦可以突然全部消失不留任何痕跡, 但又可再發。 有明顯瘙癢、灼熱甚至刺痛, 經治療一般可在數天內痊癒, 這謂之急性蕁麻疹, 反復幾個月治療不愈謂之慢性蕁麻疹。 偶見嚴重病人, 可出現喉頭水腫、呼吸不暢甚至窒息, 或有頭昏、血壓下降、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此種現象須立即到醫院找醫生診治。 偶有蕁麻疹病人在冷水中游泳而出現蕁麻疹的表現, 特別要警惕此時可能發生休克, 這也是溺水致死的原因之一。

蕁麻疹通常好診不好治, 原因在於不容易找到致病的原因, 因此病人要耐心與醫生合作。 常用的治療辦法是以內服藥為主, 急性蕁麻疹以抗組織胺類藥為主, 常用的有苯海拉明、撲爾敏、酮替芬、腦益嗪等。

如有喉頭水腫、呼吸困難應立即送醫院, 皮下注射0.1%腎上腺素0.3~0.5毫升, 然後再服用或注射抗組織胺藥, 必要時用50%葡萄糖溶液40毫升加地塞米松5毫克靜脈推注。 若有腹痛、腹瀉, 除用抗過敏藥物外, 應加用解痙藥, 如普魯本辛、阿托品, 還可以用靜脈注射鈣劑。 若發現有感染灶存在, 可以根據感染性質選用抗細菌、真菌或病毒的藥物治療;某些嚴重或頑固病人可適當選用血漿去除及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 可使症狀改善、緩解或治癒;小劑量環孢素A治療慢性蕁麻疹可得到暫時性或永久性治癒。 此外, 中醫辨證施治也是一種治療方法。 而外用藥的選擇, 可以考慮用1%薄荷爐甘石洗劑, 瘙癢明顯者可以用止癢酒精或皮炎平霜等, 有助於止癢。

有助於止癢。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