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牛肋巴這種中藥材, 我們應該要先瞭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等之後再食用。 下面是關於小牛肋巴的相關介紹, 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 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別名】 鬥雞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瘤足蕨科植物耳形瘤足蕨的根莖或全草。
【原形態】 植株高35-70cm。 具粗壯直立的根莖。 葉簇生, 二型;營養葉柄長5-20cm, 三棱形, 基部有1對氣囊體;葉片披針形或狹倒卵形, 長25-50cm, 寬6-14cm, 向基部急縮成半圓形小耳片, 一回羽狀深裂幾達葉軸;羽片堅紙質, 30-38對, 互生, 線狀披針形, 先端漸尖或尾狀, 近全緣, 頂部有粗齒, 長5.5-8.5cm, 寬1-1.2cm;葉脈羽狀,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500-3000m的林下。
【化學成份】 含瘤足蕨素(plagiogyrin)A。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發表止咳。 主感冒頭痛;咳嗽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9-15g。
【摘錄】 《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關於小牛肋巴的藥用價值的一個簡單的介紹, 對於現實生活中的大多數人來說利用小牛肋巴治療疾病, 可以不用擔心副作用。 所以小牛肋巴治療疾病就是一種效果好且實在的治療方法, 因此在臨床中也得到了一個很廣泛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