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甲減患者們來說, 除了接受專業的治療以外, 最為重要的就是飲食上面的護理了。 千萬不要小看飲食對於該疾病的輔助療法, 可以幫助患者們更好, 更快的恢復健康。 下面我們就看看可以治療甲減的食療方法有哪些。
1、當歸羊肉湯:
精羊肉90~120克, 當歸10~15克, 生薑3片, 同煮。 食肉喝湯, 1次/日。 主治甲減;症見腰膝酸軟, 畏寒肢冷等。
2、當歸生薑羊肉湯:
當歸150克、生薑250克。 羊肉500克加水適量, 慢火熱湯。 常飲。 功能補腎益氣, 滋陰填精, 陰陽雙補。 主治陰陽兩虛型甲減。
3、山裡紅雞湯:
紅花錦雞兒、山裡紅適量煎湯服。 功能平補陰陽。
4、小豆煮雞湯:
雄雞五隻去毛、內臟, 洗淨後入鍋, 加水、赤小豆100克同煮, 燉爛食, 並飲汁。 主治甲減;症見面浮肢腫, 神疲乏力等。 5、紅燒狗肉: 狗肉200克, 生薑3片, 蔥、黃酒、醬油等佐料各適量, 加適量水, 紅燒燉爛食。 功能溫補。 主治甲減。
5、二仙蓯蓉湯:
仙茅、仙靈脾、肉蓯蓉按2:2:3比例配方, 水煎取藥液濃縮, 和蓮子肉100克同煎。 服300毫升/日, 15日/療程。 功能溫腎益氣, 健脾助運。 主治脾腎陽虛型甲減;症見面浮蒼黃或淡白無華, 形似滿月, 神疲乏力, 肢軟無力, 手足麻木, 少氣懶言, 頭昏目眩, 四肢不溫, 納呆腹脹, 口淡無味, 畏寒便溏,
6、生脈桂圓粥:
龍眼(桂圓)肉50克, 人參、五味子各6克, 麥冬10克, 粳米100克, 共加水適量熬粥。 服200毫升/日, 1個月/療程。 功能溫補心腎, 強心複脈。 主治心腎陽虛型甲減;症見形寒肢冷, 心悸怔忡, 面白虛浮, 動作懶散, 頭暈目眩, 耳鳴失聰, 肢軟無力, 嗜睡息短, 或有胸悶胸痛, 脈沉遲緩微弱, 或見結代, 舌淡色暗, 苔薄白。
7、六味地黃粥:
六味地黃丸100克, 紅棗10顆, 紅糖20克, 粳米100克, 加水適量, 熬粥作飲。 早、晚餐服, 1劑/日, 2周/療程。 功能補腎益氣, 滋陰填精, 陰中求陽, 陽中求陰, 陰陽雙補。 主治陰陽兩虛型甲減。
8、紅棗粥:
大棗15顆、龍眼肉30克、粳米60克共煮粥。 早、晚餐服食。 主治甲減伴貧血者。
9、甘草人參湯:
生甘草10克、人參8克加水適量煎湯。 服300毫升/日, 15日/療程。 功能溫腎益氣, 健脾助運。 主治脾腎陽虛型甲減。
10、靈仙母雞湯:
萬丈深(粉防己)120克、威靈仙60克燉子母雞食。 功能平補陰陽。 主治陰陽兩虛型甲減。
11、參棗丸:
大南棗10顆去核, 人參5克布包, 入飯鍋內蒸爛, 搗勻為丸, 如彈子大。 常服。 功能補益氣血。 主治各型甲減。
12、澤瀉羹:
新鮮澤瀉花葉125克以水3升煮至1.5升, 去渣, 下羊肚、蔥、豉等各適量於汁中, 煮羹香熟, 任意服食。 功能補益氣血, 溫陽利水。 主治甲減之黏液性水腫者。
13、胡桃芝麻拌白糖:
胡桃肉、黑芝麻各適量炒熟搗碎, 拌白糖適量。 服2~3次/日。 功能補肝腎, 強腰膝。 主治甲減。
14、桂圓紅棗蓮肉湯:
龍眼(桂圓)肉、紅棗、蓮子肉各適量做湯服。 功能補氣養血。 主治各型甲減。
飲食宜忌最重要
宜溫補, 忌寒涼
中醫認為, 各種食物有寒涼溫熱之性, 如眾所周知的多吃辛辣容易上火, 多吃冷飲就容易傷胃。 中醫認為陽氣有溫煦機體、促進氣血運行的作用, 陽虛則寒。 甲減患者怕冷、喜熱、乏力, 多屬中醫的陽虛, 適宜進食溫補。 在肉類食品中, 羊肉、狗肉、鹿肉、牛肉等性屬溫熱滋補, 適宜甲減患者在冬季食用。 從現代醫學角度講, 蛋白質攝入不足時, 甲狀腺功能有低下趨勢, 供應足夠的蛋白質和熱量, 能改善甲狀腺功能。 蔬菜中韭菜、山藥可以溫陽健脾, 瓜果類中胡桃肉可以補腎溫陽, 甲減患者宜多食用。 但寒涼生冷之品如冷飲、苦瓜、西瓜、菊花茶等則少吃為好。
碘是製造甲狀腺激素的原料, 海產品含碘豐富。
宜低鹽, 忌偏鹹
甲減患者由於黏液性水腫常常手足腫脹、身體發胖, 鹹的食物會引起水、鈉瀦留而加重水腫。 雖說甲減患者不像腎病患者那麼嚴格要求限制食鹽的攝入, 但也要少吃偏鹹的食品如醃制的鹹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