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外科>正文

急性腸梗阻病因

病因及簡介:

腸腔內容物正常運行和通過發生障礙時, 稱腸梗阻(intestinalobstruction)。 為腹部外科常見疾病, 若未得到及時合理的治療, 往往危及患者的生命。

1.機械性腸梗阻:由於腸管受壓、腸壁病變、腸腔內堵塞, 引起腸腔狹小所致, 常見於腸道無天性異常、炎症、腫瘤、腸內蛔蟲團、絞窄性疝, 以及腸套迭、腸扭轉、粘連帶壓迫或牽拉等。

2.動力性腸梗阻:並無器質性腸腔狹窄, 而屬腸壁肌肉運動紊亂。

臨床表徵:

雖依梗阻原因、部位、程度、發展急緩等而異, 但多有腹痛、腹脹、嘔吐、肛門停止排便排氣。

症狀a.腹痛:單純性腸梗阻為陣發性絞痛;絞窄性腸梗阻多為持續性腹痛有陣發性加劇,

麻痹性腸梗阻則為持續性脹痛。 b.嘔吐:起病初期為反射性嘔吐, 以後為腸內容逆流入胃嘔吐。 高位小腸梗阻, 嘔吐出現較早而頻繁;低位小腸梗阻, 嘔吐遲而次數少, 常一次吐出大量糞樣物;由於回盲瓣有阻止結腸內容物逆流入小腸的功能, 因此結腸梗阻時嘔吐較輕或無嘔吐。 c.腹脹:其程度與梗阻部位及性質有密切關係。 高位小腸梗阻由於頻繁嘔吐無明顯腹脹, 低位小腸梗阻則呈全腹脹, 結腸梗阻多為周邊性腹脹, 絞窄性腸梗阻表現為不對稱的局限性腹脹, 麻痹性腸梗阻腹脹顯著, 並為均勻性腹脹。 d.肛門排便、排氣停止:急性完全性腸梗阻者有此症狀, 但因梗阻部位以下腸段常積蓄氣體和糞梗,
因此梗阻早期仍可有少量排便、排氣;絞窄性腸梗阻如腸套迭、腸系膜血栓形成等, 尚可排出血性粘液便。

一般性治療和預防:

在強調全身性治療的同時, 各種類型腸梗阻的治療原則如下:a.單純機械性腸梗阻, 先用非手術治療6~12小時, 若病情不能緩解或有絞窄者, 則改用手術療法;b.麻痹性或痙攣性腸梗阻, 宜用非手術療法, 同時治療其原發病(腹膜炎所致的麻痹性腸梗阻, 應酌情決定是否需要手術);c.絞窄性腸梗阻, 必須緊急手術治療;d.結腸梗阻, 除糞塊堵塞或乙狀結腸扭轉早期可保守治療外, 由於回盲瓣的作用, 梗阻屬於閉袢性, 需儘早手術。

(一)非手術療法適用於動力性腸梗阻、單純機械性腸梗阻,

以及絞窄性腸梗阻的術前準備。 主要措施為:a.禁食, 包括禁水及禁服藥;b.胃腸減壓;c.糾正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失調;d.注射抗生素以防治腹腔感染, 這對絞窄性腸梗阻尤為重要;e.忌用咖啡, 對痙攣性或某些單純性腸梗阻患者, 可用阿托品等藥解除疼痛;f.用生理鹽水或肥皂水500ml灌腸, 對於老年人由糞塊引起的結腸梗阻有效。

(二)手術療法主要適用於:a.絞窄性腸梗阻;b.單純機械性腸梗阻非手術療法無效者;c.必須手術解除梗阻病因, 如新生兒腸閉鎖、肛門直腸閉鎖, 以及腫瘤等所致腸梗阻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