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虛吃這些食療方
1、栗子粥
原料:山藥300克, 熟栗子100克, 大米40克, 糯米60克, 枸杞10克, 紅棗7枚。
製作:山藥去皮, 紅棗洗淨, 栗子去皮;山藥切成均勻大小的塊;鍋裡放水, 把大米和糯米淘洗乾淨後放入鍋中;放入山藥和紅棗;煮到40分鐘時放入栗子和枸杞再煮10多分鐘即熟。
功效:本品具有健脾補腎的功效。
2、大棗粥
原料:大棗10枚、粳米100克、冰糖汁適量。
製作:將粳米、大棗淘洗乾淨, 放入鋁鍋內, 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開, 後移文火上煎熬至爛成粥, 再加入冰糖汁, 攪拌均勻, 盛碗內。
功效:健脾益氣。 適用於脾胃虛弱、貧血、胃虛食少等症。
3、山藥粥
原料:生淮山藥500克、白糖。
製作:將淮山藥紮細過篩, 放入盆內, 調入涼水成糊。 鍋中放適量水燒沸, 邊攪邊下山藥粉, 燒至熟, 加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山藥含豐富的澱粉, 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等成分。 《本草綱目》載“益胃氣, 健脾胃, 止泄痢, 化痰涎, 潤皮毛”。
4、黃金粥
原料:小米, 玉米, 南瓜, 大棗
製作:小米提前泡20分鐘(用即將滾開, 但還沒有滾的水煮小米粥, 會很粘稠很香) 大火煮小米15~20分鐘後, 放入玉米和紅棗(紅棗早點放進去的話, 紅棗味很濃, 紅棗很香甜) 再煮五分鐘後, 轉小火煮15分鐘, 放入南瓜, 小火煮15~20分鐘 放入枸杞, 中火或大火滾幾分鐘就可以關火了。
功效:小米, 玉米, 南瓜, 大棗煮粥喝, 小米是老人、病人、產婦適合的滋補品, 可見它最補虛,
這些食物不適合脾氣虛人群
牡蠣肉
性質微寒, 味甘鹹, 雖有滋陰養血作用, 但多食久食則導致脾胃虛寒, 加重消化系統慢性疾病的病情, 凡因脾虛所致的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症、慢性腹瀉者均忌多食。 清•黃宮繡還說:“脾虛精滑者忌。 ”
枸杞子
性平, 味甘。 但古代醫家也有認為, 枸杞性寒。 如《別錄》中說它“微寒”。 《食療本草》認為“寒, 無毒”。 《本草求真》中還說:“枸杞, 甘寒性潤。 ”正因如此, 對平素脾胃虛弱, 或素有脾胃虛寒便溏者,
山楂
又叫棠株、山裡紅。 能開胃消食, 但有損害脾胃之弊。 如《本草綱目》中曾說:“凡脾弱, 食物不克化, 胸腹酸刺脹悶者, 於每食後嚼二三枚絕佳, 但不可多食, 恐反克伐也。 ”《本草經疏》中也指出:“脾胃虛, 兼有積滯者, 當與補藥同施, 亦不宜過用。 ”元•朱丹溪還認為:“山楂, 若胃中無食積, 脾虛不能運化, 不思食者, 多服之, 反克伐脾胃生髮之氣也。 ”因此, 脾虛之人勿食之, 更忌多食常食之。
甲魚
有涼血滋陰作用, 屬於清補食品, 滋膩之物, 多食久食則有礙脾之運化功能, 引起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 尤其是脾胃素虛之人, 應當忌食之, 正如《本草從新》中所告誡:“脾虛者大忌。 ”
上文小編為大家介紹了4款治療脾氣虛的食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