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屬於一種常見臨床症狀, 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 有病的時候當然要看醫生, 但有時候輕微胃痛其實可以透過食物緩解症狀, 起碼讓我們在有空去看病的之前能夠不那麼難受。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款可以改善輕微胃痛的食療。
1.蓴菜羹
準備蒓菜250克, 冬筍25克, 榨菜絲15克, 香菇20克, 將蓴菜洗淨切段, 冬筍、香菇、榨菜分別切絲;鍋中放入鮮湯, 燒沸加入冬筍絲、香菇絲、榨菜絲, 同煮至沸, 再加入蓴菜, 湯沸後加鹽, 出鍋後淋上麻油即成。 這道食療味道鮮美清淡, 具有止嘔止痢、消除解毒的功效, 適用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痛、嘔吐、高血壓等病症的輔助食療。
2.雙魚湯
準備花膠100克, 鮮魚腥草100克。 花膠用水泡半天, 切成細絲, 加入1500毫升水, 旺火燒開後, 改小火熬煮約50分鐘, 再加鮮魚腥草滾10分鐘即可, 調味後食花膠飲燙。 它的功效是清胃生肌止痛, 很適合胃熱患者, 即經常感覺胃裡有灼燒感, 及因熱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群體。
3.青蔥姜湯
準備青蔥3段、生薑5片、白胡椒適量、食鹽少許。 先把青蔥、生薑放到鍋中, 用小火煮熟之後, 等到溫熱灑點食鹽、白胡椒調味即可飲用, 這道食療主要適用於感受寒涼所造成的胃痛。
4.桂山紅糖漿
準備桂皮6克、山楂10克、紅糖30克。 先把山楂放入鍋中, 加入適量清水, 用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熬煮, 接著放入桂皮繼續熬煮,
5.香蘇茶
準備蘇葉、陳皮、麥芽及制香附各6克, 加入茶葉沖泡飲用。 適合防止胃痛隨著情緒或壓力起伏而發作, 胃脹痛可連及兩側肋骨的情況出現。 這是一道簡單方便有效的食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