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紫蘇葉 青皮 當歸的功效與作用(洗)芍藥 烏藥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桔梗 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湯洗七遍, 焙乾, 為末, 薑汁和, 陰乾)黃耆 枳實(麩炒, 去瓤)防風的功效與作用各15克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炙)橘皮(洗)各23克 木香7.5克 連皮大腹(銼, 薑汁浸一宿, 焙)30克 川芎的功效與作用23克
【制法】上藥為散。
【功能主治】理氣和血, 化濕暢中。 治肝鬱氣滯, 血虛氣弱, 濕濁內阻, 致發眩暈, 脘腹痞滿, 嘔惡氣逆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 用水300毫升, 加生薑的功效與作用3片, 大棗的功效與作用的功效與作用1個, 同煎至150毫升,
【摘錄】《全生指迷方》卷三
《朱氏集驗方》卷三:流氣飲子【處方】黃耆1兩, 桂心1兩, 苦梗1兩, 白芍的功效與作用藥1兩, 甘草1兩, 當歸1兩,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1兩, 大腹皮1兩, 桑白皮1兩, 紫蘇葉1兩, 紫蘇梗1兩, 大黃3錢, 木通3錢。
【功能主治】諸般氣疾並泄瀉。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每服3大錢, 水1盞, 加生薑3片, 大棗1枚, 煎至8分, 空心溫服。 須要溫, 熱則瀉人。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