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胃癌如何自我診斷方法

胃癌是一種嚴重威脅人民身體健康的疾病。 胃癌可發生於任何年齡, 但以40~60歲多見, 男多於女約為2:1。 胃癌發病原因不明, 可能與多種因素, 如 生活習慣、飲食種類、環境因素、遺傳素質、精神因素等有關, 也與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異形增生和腸上皮化生、手術後殘胃, 以及長期幽門螺桿菌(HP) 感染等有一定的關係。

1、胃癌的高危險因素:

a.長期進食高鹽、薰制品、鹽醃食品者, 對胃癌的發生和發展有促進作用。 有不良的飲食習慣, 如進食快、愛吃熱燙食物以及一日三餐不按時進食等。

b.患有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腸化生、惡性貧血及做過胃大部分切除術後的殘胃等,

都有癌變的危險。

c.有胃癌家族史者。

d.年齡在40歲以上, 胃病久治不愈者。 A型血型同時又合併有以上因素者, 更易患胃癌。

2、胃癌的早期警告信號:

a.上腹部飽脹不適、隱痛或疼痛規律發生改變。

b.泛酸、噯氣、食欲減退、噁心、胃脘部灼熱和腹瀉、黑便。

c.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出現明顯消瘦。

d.50歲以上, 過去無胃痛、胃病史, 短期出現胃部症狀者。 多年前因胃患良性疾病, 做過胃大部分切除術後恢復良好, 近期又發生消化不良、上腹疼痛、 噁心、嘔吐、黑便、健康狀況明顯減退者。 這些症狀雖然並不意味著就患有胃癌, 但當上述症狀持續不緩解時, 就應該前往醫院請醫師作詳細的檢查。

3、胃癌的自我發現:

早期胃癌多數無明顯症狀, 僅有上腹不適及食後腹脹、食欲減退。 這些症狀常與普通的消化不良、胃炎或胃潰瘍相似, 但有一些早期隱 痛者亦可出現出血與黑便。 若反復出現上腹部隱痛不適、食後飽脹、食欲減退, 按普通胃病治療無效並且有進行性加重、消瘦、貧血等症狀。

另外, 原有潰瘍病及胃炎病史, 但症狀反復發作, 治療無效, 並且日益加重, 有時嘔吐宿食或有嘔血及黑便傾向(包括大便隱血試驗陽性), 均應想到胃癌的 可能。 一般來說, 若腫瘤長在胃的入口處(賁門部)時, 有下嚥困難, 吞咽食物時胸骨後有疼痛、食物摩擦感、停滯感;若腫瘤長在胃的出口處(幽門部)時, 可引 起飯後上腹脹滿不適, 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出現梗阻症狀。

4、預防措施:

胃癌的預防重點在飲食方面, 避免高鹽、醃制食品、粗糙食物和食品添加劑的攝入, 戒煙酒,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多飲牛奶, 改進飲食習慣 和方式, 要按時進食, 進食定量, 避免暴飲暴食, 食物不宜過燙, 進食不宜過快。 對患有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惡性貧血者應給予積極治療, 並定期複查, 對完全 不癒合的胃潰瘍應該做活檢進行病理診斷, 以便早期發現癌前病變。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胃癌如何治療

    胃癌的治療與其他惡性腫瘤的治療相同,均應將手術治療作為首選的方法,同時根據情況合理的配合化療、放療、中醫中藥和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 [詳細答案]

  • 3回答

    胃癌如何預防

    相對來說預防癌症的秘訣也是十分簡單的,就是常吃鹼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廢物的累積,因為酸化的體液環境,是正常細胞癌變的肥沃土壤,調整體液酸堿平衡,是預防癌症的有效途徑。 [詳細答案]

  • 2回答

    胃癌如何確診

    胃癌的檢查手段最主要是胃鏡,胃鏡可以很直觀的看到你胃裡有什麼樣的東西,到底有沒有潰瘍,有沒有糜爛,有沒有出血,更重要一點胃鏡可以取病理,取材。過去叫上消化道造影,它是間接影像,我喝一個造影劑,比如鋇... [詳細答案]

  • 3回答

    早期胃癌如何治療

    大部分胃癌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已經失去了胃癌治療的最佳時機,因此導致胃癌的治癒率很低。但對於早期胃癌患者來說,如果治療得當,治癒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詳細答案]

  • 3回答

    胃癌如何檢查

    可以進行胃鏡檢查。在各種檢查方法中,胃鏡被公認為是診斷胃癌的最好方法,特別是在早期癌的診斷上。胃鏡檢查清晰,可直接觀察到胃粘膜的病變,尤其對隆起、膨脹、潰瘍型病變,可同時做活檢,很快明確診斷,使用價...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