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預防化學灼傷
學生的化學灼傷多在化學實驗室內進行化學實驗時不小心引起的。 為了防止化學灼傷的發生, 除了老師在上實驗課前應強凋化學物品的危險性外, 同學們要平格遵守實驗操作規程, 具體來說應注意如下幾點:
1.傾注試劑、加熱溶液時, 不能挨近俯視;用試管加熱時, 不能將試管口朝向別人或自己, 以免在加熱過程中, 因不小心使液體溢出試管而損壞衣服和身體。
2.稀釋濃酸(特別是濃硫酸)時, 必須在燒杯中用攪拌方法, 將濃酸慢慢地注入水中, 不可將水倒入酸中。 如果放熱急劇,
3.搬運或傾倒濃酸、濃堿或強氧化劑等, 要小心謹慎, 防止容器破碎, 溶液灑到衣物或身體上。 取用有毒及腐蝕性藥品, 如固體苛性鈉、過氧化鈉等, 不得直接用手拿, 而應用瓷匙或鑷子取用。
4.嚴禁用嘴直接吸取強酸、強鹼、濃氨水溶液, 而應用吸球(吸耳球)吸取, 或在裝有安全球的情況下吸取。
5.濃酸、濃堿不得直接中和, 如欲中和必須先稀釋。
一旦發生化學灼傷, 應及時採取措施進行救護, 所以化學實驗室除了安裝自來水外, 還應設一個簡易的急救藥箱。
二、化學灼傷的表現
常見的化學灼傷是由強酸和強鹼類引起的。 灼傷部位劇烈疼痛, 輕者發紅或起水泡, 重者皮膚變色, 潰爛或形成焦痂,
強酸、強鹼類物質誤入眼球將引起嚴重後果, 會 立即引起劇烈眼痛, 結膜充血、腫脹等, 灼傷嚴重處有白色壞死區, 角膜變白、混濁, 甚至角膜潰瘍或穿孔變盲。
三、化學灼傷的救護
治療化學灼傷, 最重要的是要及時, 對不同情況, 採取如下相應的措施:
1.被化學物品濺濕的衣服, 應立即脫去。
2.被強酸或強鹼等灼傷, 應迅速用大量清水沖洗, 至少沖半小時, 然後按酸、堿兩類不同物質作如下處理:酸類灼傷用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沖洗, 堿類灼傷用醋酸溶液沖洗或撒以硼酸粉。
3.酸堿一旦濺入眼睛, 其腐蝕作用極快, 尤其是氨水、生石灰等, 往往在幾分鐘內即可滲透到眼睛深部, 引起嚴重後果。 為了挽救眼睛,
用清潔的水充分沖洗傷眼, 可用盆沖洗, 將臉浸入水中, 作手把上下眼皮扒開, 同時用力睜大眼睛, 頭在水中左右晃動, 使進入眼睛裡的酸或鹼性物質, 迅速被水沖掉。 也可用水龍頭直接沖洗傷眼。 沖洗要徹底, 至少要沖洗10分鐘, 然後根據酸堿兩類不同物質再作如下處理:酸類灼傷用3%碳酸氫鈉溶液淋洗;堿類灼傷用20%硼酸溶液淋洗。 並再次用水沖洗。
4.磷灼傷時先用清潔的水充分沖洗後, 用硫酸銅溶液(10克/升)洗淨殘餘磷, 並再次用水沖洗, 然後用1:1000高錳酸鉀溶液濕敷, 以防磷吸收中毒, 並立即轉送醫院治療。 在轉送途中也不可將創傷面暴露於空氣中, 以防磷遇空氣繼續氧化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