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腎病可不可以根除呢, 這是許多家長都關心, 甚至是渴望的事情, 其實我們都知道, 腎臟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大多數慢性腎臟病需要長期觀察、隨訪, 有些需要長期治療, 多數急性腎臟疾病可以治癒, 更多詳細介紹請看下面的內容,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慢性腎小球疾病, 不能根治
對於慢性腎小球疾病, 按照病理學診斷, 它包括微小病變、膜性腎病、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IgA腎病、系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系膜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等。
病理類型不同, 腎臟病的發生、發展和預後亦不同。 有些預後較好,
單純的系膜增生性腎炎預後較好, 膜性腎病進展較慢, 膜增生性腎炎進展比較快, 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預後亦差。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 除了腎小球病變外, 腎小管、腎內血管及腎間質病變的程度明顯影響預後。 繼發性腎小球疾病的預後與原發疾病的控制有關。 糖尿病腎病的進展比高血壓腎病快, 預後差, 狼瘡性腎炎、血管炎相關性腎損害預後差。
即使預後較好, 達到“完全緩解”, 對於慢性腎小球疾病我們並不能說根治了, 因為雖然患者目前已經“看好了”, 小便、血液、B超等檢查結果都正常,
急性腎小球腎炎, 可治癒
鏈球菌感染後引起的急性腎小球腎炎, 多是在急性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後7~21天出現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等, 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腎功能損害表現。
本病呈自愈傾向, 所以通過對症治療, 在急性期臥床休息2~3周, 直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腫消退及血壓恢復正常;有浮腫的患者應限制水分和鹽分的攝入, 也就是飲食要清淡、水要少喝, 必要時可適當使用利尿劑, 部分嚴重患者甚至需要透析治療過渡。 本病在度過急性期後大多數患者可以治癒, 特別是兒童患者。
尿路感染, 可治癒
尿路感染是指由各種病原微生物在泌尿系統生長繁殖所導致的炎症反應, 包括膀胱炎和腎盂腎炎。 多見於育齡女性、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腎移植和尿路畸形者。
單純性的尿路感染, 經休息、積極抗感染治療, 多飲水及對症治療後大部分都能治癒。 但有易感因素的患者容易復發, 個別會發展成慢性腎盂腎炎。 因此, 反復發生腎盂腎炎的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視, 治療的關鍵是尋找易感因素, 並爭取及時有效地祛除之。
部分急性腎小管壞死, 可治癒
它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48小時內腎功能突然減退, 是“腎病”中的危重急症, 會出現少尿、嚴重水腫、電解質紊亂、高血壓、心力衰竭等表現,
尿路結石, 可治癒
結石可發生于尿路的各個部位, 但多數原發於腎臟和膀胱。 臨床表現有疼痛、尿血, 並可引起尿路感染等。 治療尿路結石, 可以採用藥物治療、針灸療法、泌尿外科手術療法等。 一旦結石排出或取出了, 疾病也就治癒了。
所以, 得了“腎病”切不可自己在家瞎琢磨, 更不要道聼塗説、亂投醫, 應及時去正規醫院檢查, 明確是哪種“腎病”, 然後才能對症下藥, 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