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重要的解毒器官, 肝臟排毒時間在晚上11點至淩晨3點, 同時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 所以在這個時間段應該熟睡, 不要熬夜。 肝臟排毒不好 時, 通常會出現一些症狀, 比如便秘、口臭、黃褐斑、痤瘡以及面色發暗等, 如出現以上一個或多個症狀時應科學飲食, 以清淡為主, 少吃辛辣, 並注意口腔衛生 等。
1分鐘看你的肝好不好
1、消瘦、乏力
這種症狀常出現於肝癌的中晚期。 可能是腫瘤代謝產物引起機體生化代謝改變, 進食減少, 嚴重時出現惡病質。
2、發燒
肝癌所致發熱一般在37.5'C~38℃左右, 偶可達39℃以上, 呈不規則熱型,
3、消化道症狀
常表現為胃納減退、飯後上腹飽脹, 甚或噁心、嘔吐或腹瀉。
4、其他症狀
有肝炎、肝硬化背影或腫瘤浸潤性生長致肝臟功能失代償者可有出血傾向, 如鼻出血、牙齦及皮下淤斑等;也可出現低蛋白血症, 致水腫、腹水、腹脹等。
肝臟三種排毒方法
1.吃青色的食物。 按中醫五行理論, 青色的食物可以通達肝氣, 起到很好的疏肝、解鬱、緩解情緒作用, 屬於幫助肝臟排毒的食物。 中醫專家推薦青色的橘子或檸檬, 連皮做成青橘果汁或是青檸檬水, 直接飲用就好。
2.枸杞提升肝臟耐受性。 除了排毒之外, 還應該提升肝臟抵抗毒素的能力。
3.按壓肝臟排毒要穴。 這裡指的是太沖穴, 位置在足背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 用拇指按揉3~5分鐘, 感覺輕微酸脹即可。 不要用太大的力氣, 兩隻腳交替按壓。
預防肝癌“四不吃”
1、不吃發黴食物
春季, 食物極易發黴。 而發黴食品中的黃麴黴毒素為致肝癌物質, 致癌所需時間最短僅為24周, 因此食物應妥為存放, 一旦發黴就應立即丟棄, 尤其是黃豆、花生、紅薯、甘蔗等, 切不可再食用。 此外, 花生油同樣不宜久貯, 如果發現產生哈喇味就不宜食用。 否則不僅味道不好, 更重要的是會導致癌症。
2、不吃或少吃醃菜
酸菜、鹹菜、鹹魚等醃菜爽口開胃, 接下來天氣熱了, 食欲不好, 許多人更喜歡以醃菜下飯。 但醃菜中含有較多量的亞硝胺, 實驗證明與肝癌的發生有關, 最好不吃或少吃。 而且切記, 一定要醃透之後才能吃。
3、不飲或少飲酒
長期飲酒, 酒精會將胃粘膜消化掉, 胃的細胞一旦受傷, 食物中的有毒物質就容易被胃吸收, 從而容易引起酒精性肝炎, 損害肝臟的解毒功能, 甚至引起酒精性肝硬化, 此乃肝癌發生的危險因素。 如果用發黴的花生來下酒, 誘發肝癌的可能性會更大。 董博士建議, 成年男性每人每天飲酒量不能超過2杯, 女性不能超過1杯。
4、動、植物油變質後不宜食用
陳腐油類中均含有丙二醛這種化學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