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虛證是指脾氣不足, 失其健運所表現的證候。 多因飲食不節, 勞累過度, 久病耗傷脾氣所致。 脾氣虛雖說是生活中常見的症狀, 也有不少的患者遇到過, 但是對於其瞭解就不一定很全面了。 脾氣虛根據其不同的症狀, 是分為不同的類型的, 那麼其治療的方法當然也是不一樣的,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生活中常見的兩種脾氣虛的治療方法。
虛勞 脾氣虛
症狀:飲食減少, 食後胃脘不舒, 倦怠乏力, 大便溏薄, 面色萎黃, 舌淡苔薄, 脈弱。
治法:健脾益氣。
方藥:加味四君子湯。
本方具有益氣健脾除濕的功效。 以人參、黃芪、白術、·甘草益氣健脾,
胃失和降而兼見胃脘脹滿, 噯氣嘔吐者, 加陳皮、半夏和胃理氣降逆。 食積停滯而見脘悶腹脹, 噯氣酸腐, 苔膩者, 加神曲、麥芽、山楂、雞內金消食健胃。 氣虛及陽, 脾陽漸虛而兼見腹痛即瀉、手足欠溫者, 加肉桂、炮姜溫中散寒。
心脾氣虛證多動主症方
心脾氣虛證多動症的主症為:多動多語少激動, 神思渙散, 注意力不集中, 面色少華, 形體羸瘦 , 夜寐多夢, 易驚少寐, 健忘, 易倦, 食納不佳, 說話遲緩, 舌淡邊有齒痕, 苔薄白或少苔, 脈細弱。
辨證:此多由於後天調養不當, 傷及脾胃, 影響脾之運化, 脾失濡養, 血不養心;心陰不足則心火有餘, 心神失寧, 神浮智衰所致。
治法:益氣健脾, 養心安神。
方藥:歸脾湯合桂芍龍牡湯化裁。
黨參:白術、黃芪、當歸、茯苓、遠志、酸棗仁、桂枝、白芍、煆龍牡、菖蒲、炙甘草。
加減:若納穀不香加神曲、炒穀麥芽;脾虛便溏, 加煨木香、葛根、炒山藥。
大家對於治療脾氣虛千萬不要太盲目了, 一定要準確的找出其症狀, 然後根據自身的情況採取合理的醫治。 對於脾氣虛是一個長時期的調養過程, 所以患者一定要堅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尤其是飲食方面。
脾氣虛的禁忌食物:
性質寒涼, 易損傷脾氣的食品, 如苦瓜、黃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莧萊、茭白、萵筍、金針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綠豆、豆腐、蓧麥等。 味厚滋膩, 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 如鴨肉、豬肉、甲魚肉、牡蠣肉、牛奶、芝麻等。 利氣消積, 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