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患慢性蕁麻疹的越來越多, 蕁麻疹是多種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種常見皮膚、粘膜血管反應性疾病, 臨床上以皮膚、粘膜的局限性、暫時性、瘙癢性潮紅斑和風團為特徵。
有的人整天身上發癢, 身上起紅色的疙瘩, 來無影, 去無蹤;有的人只要在皮膚上撓一下, 立馬有紅色高起的印跡, 癢得讓人難受;有的人一激動或運動後就全身起小風團, 特癢;還有的人見冷水或冬天發, 有的人在熱天發疹;有的人在陽光下症狀明顯, 等等。 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學習, 甚至吃飯、睡覺都受到影響。 患者往往不停地吃藥,
心理因素不可忽視
有些學生, 由於學習壓力很大, 也會導致蕁麻疹的發生, 如有些人一激動, 或上課老師點他發言, 一緊張就身上奇癢難忍, 起小的風團, 醫學上叫膽鹼能性蕁麻疹。 工作壓力較大時也會有這種現象。
有的患者有遺傳背景
一些病人往往在上一代能找到有哮喘, 蕁麻疹等遺傳背景人員, 有的自身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甲狀腺疾病、風濕性關節炎、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等。 這種人用一般的抗組胺藥治療往往無效, 需採用皮質激素或免疫球蛋白或免疫抑制劑治療。
胃病也會引起蕁麻疹
引起慢性蕁麻疹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體內有感染灶沒清除,
大米也可能是引起蕁麻疹的元兇
患蕁麻疹的人都知道有飲食過敏的問題, 都以為海鮮, 牛奶, 牛肉等高蛋白的飲食和辛辣的東西是致敏的因素, 有些人把什麼都禁了, 身上仍然在起風團, 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 很多人未必會注意某些很一般的飲食如大米, 小麥和大豆, 雞蛋等, 包括很多蔬菜都可能成為致敏原。
此外, 環境因素、物理因素也會引起蕁麻疹, 如冷熱的刺激, 光照, 壓迫等, 具體的機制也不清楚。
如何治才能徹底治癒蕁麻疹?
正因為慢性蕁麻疹深層的奧秘很多, 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 因此, 治療手段很多, 應根據每個人不同時段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或物理的方法治療。 關鍵是找准自己的根源所在, 對症下藥, 方有奇效。 否則, 得吃很長時間的藥物進行控制, 同時在飲食上做文章, 再緩慢減藥, 才能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