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梗阻若不及時治療可出現腸壞死、中毒性休克等嚴重後果, 甚至危及生命。
對於單純性腸梗阻、無血液迴圈障礙的或不完全性的腸梗阻, 可採用禁食、胃腸減壓、補液、抗感染等非手術方法, 以糾正水和電解質紊亂, 或採用灌腸, 來刺激腸道, 促其排便。 若上述治療後症狀未減, 甚至加重, 趨向完全性腸梗阻, 應及時手術治療, 去除腸梗阻的病因, 以恢復腸道通暢。
如何預防腸梗阻發生?專家認為, 首先要保持飲食衛生, 不潔飲食除了會引起急性胃腸炎以外, 也會引起腸梗阻。 如急性胃腸炎嚴重時, 反復腹瀉也會造成“麻痹性腸梗阻”。
臨床上發現, 由於腸內蛔蟲團引起腸梗阻時有發生, 此外, 孩子進食過多的花生、瓜子, 空腹吃大量的柿子、楊梅等水果也會導致腸梗阻。 對於曾發生過腸梗阻或有腹部手術史的兒童, 尤其要加強預防, 如果平時腸胃功能不良, 可適當採取中醫藥治療, 以調理腸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