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身上長了胎記, 每個人胎記的部位大小都是不一樣的, 有些地方長了胎記是會影響美觀的。 胎記一般可分為色素型及血管型, 常見的色素型包括太田痣、先天性色素痣、咖啡斑等;血管型則包括鮮紅斑痣、草莓樣血管瘤等。 有胎記有時候確實是一件很煩惱的事情。 下面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胎記的臨床表現。
胎記可以在出生時發現, 也可能在出生幾個月後才逐漸發病。 新生兒的胎記發生率約為10%, 可以說是非常普遍, 大部分的胎記只是影響美觀, 不需要特別處理。 但是有些胎記會合並身體器官的異常,
主要分為九種, 有蒙古斑、咖啡斑、太田痣、色素痣、毛痣、皮脂腺痣、毛細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鮮紅斑痣。
1.鮮紅斑痣約1/3的新生兒都會出現這種胎記。 它是一種小的、淡紅色的斑疹, 多出現在後頸部、兩眼中間、前額以及眼瞼上。 隨著孩子不斷長大, 多數會逐漸消失。
2.蒙古斑這種胎記平坦、光滑, 一出生時就有, 常見於臀部或腰部。
3.草莓樣血管瘤這種胎記通常出現在臉部、頭皮、背部或胸部, 多為紅色或紫色。 草莓樣血管瘤通常在出生後數周形成, 可能不突出於皮膚, 也可能稍稍高出皮膚的草莓狀柔軟腫塊。 雖然不會消失, 但對健康沒有影響。
4.海綿狀血管瘤它就像充滿了血的淺藍色海綿組織。 通常出現在頭部或頸部的皮下, 如果長得比較深, 上面覆蓋的皮膚看起來無異樣, 並在青春期前會消失。 以上胎記一般不需要治療。
5.咖啡斑它的顏色就像是咖啡里加了牛奶, 呈棕褐色。 這種胎記多為橢圓形, 多出現在軀幹、臀部和腿部。
6.先天性色素痣約1%的新生兒會長這種痣。 它的形狀不規整, 小的直徑約為數毫米, 大的則可侵犯整個背部、頸部或整個肢體。 這類痣有可能發展為皮膚癌, 如果面積較大就應該進行治療。
胎記若長在臉上、手腳上等明顯部位, 就令人困擾, 有人因此自卑, 會使患者心理上受到很大的打擊;特別是兒童, 更容易在成長的過程產生自卑或自閉的傾向。 根據歐美各國的研究, 臉部的胎記會影響兒童的心理發育, 變成日後的人格問題。 目前治療胎記的主要手段包括脈衝鐳射治療、外科治療、冷凍治療、二氧化碳鐳射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