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藥漱口可緩解牙齦出血
兩面針
活血散淤, 行氣止痛。 可用於反復牙齦出血、色澤淤深、疼痛明顯, 有鎮痛、抗炎、抗菌及局部麻醉的作用。
薄荷
發散風熱, 透疹解毒。 可用於起病初期、牙齦腫痛, 有抗炎、鎮痛、止癢作用。
金銀花
清熱解毒, 消散癰腫。 可用於牙齦出血流膿等急性炎症期, 有抑菌、抗炎、解毒等作用。
淡竹葉
清涼解熱。 可用于心火熾盛, 有清熱、抑菌的作用。
含漱液的製作方法
根據不同的口腔情況, 選擇以上一種或幾種中藥, 取15克藥材、100毫升水, 煮沸5分鐘, 放涼即可使用。
正確的含漱方法
清潔口腔後,
牙齦出血的原因你要知道
局部因素
①菌斑、牙石的局部刺激。 菌斑、牙石的聚集, 可由食物嵌塞、不良修復體、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等引發, 引起牙周組織炎症, 如菌斑性牙齦炎、牙周炎等。
②其他局部刺激因素(非菌斑牙石)及不良習慣。 機械、化學、不良修復體、不良充填體、不良矯治器及張口呼吸等的刺激下, 引發局部炎症, 如增生性齦炎、牙周炎等。
③局部組織過敏。 局部接觸過敏原時, 引發過敏反應, 波及牙齦時, 牙齦紅腫極易出血。 如漿細胞性齦炎。
④牙齦外傷及牙周手術。
全身因素
①內分泌的改變。
②全身性疾病。 如血液系統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肝腎功能異常、腫瘤等。 致病方式通常是使全身的免疫力下降, 進而導致對於局部刺激的抵抗力下降, 誘發牙齦炎症;凝血系統障礙;血管的器質性變化、血流的動力學改變等等。
③其他一些作用於全身的外界因素。 如吸煙、抗凝血藥物的服用等。
保護牙齒的小偏方你值得擁有
牙齒不牢固怎麼辦 中醫有固齒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