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如何開發寶寶的音樂潛能

孩子的教育是不容忽視的, 所以0~3歲的教育能影響孩子一生。 表達思想和情緒, 是人類的本能欲望, 並通過語言、歌唱(含樂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 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 音樂教育的首要任務, 就是不斷地啟發和提升這種本能的表現力。

音樂在孩子身上具有神奇的力量, 這恐怕是大多數父母的切身感受。 它可以很快安撫孩子的情緒, 它比任何教育都易於被孩子接受, 它可以説明孩子學習語言、生活常識甚至數數、識字。 那麼, 我們應該如何開發寶寶的音樂潛能呢?

開發寶寶的音樂潛能可以從嬰兒期開始。

不要以為讓這個懵懵懂懂的小傢伙聽音樂是對牛彈琴, 這個時期幫助他建立節奏和旋律的感覺非常重要。 而且, 這是他們從音樂中獲得滿足的開始。

在客廳和孩子的臥室都放置可以播放音樂的設備。 我們應該讓孩子的生活充滿音樂, 因此條件允許的話, 應該在孩子經常活動的客廳和他的臥室放置答錄機或者收音機, 隨時可以讓孩子聆聽到音樂。

允許孩子製造各種聲響。 兩三歲的孩子非常喜歡身邊事物發出的聲響, 筷子敲到碟子邊緣的聲音, 核桃在地板上滾動的聲音……所以, 只要他的舉動不是過分擾民, 就不要阻止這種對聲音的探索。 到了五六歲, 他的野蠻創作自然會變得和諧悅耳一些。

隨音樂起舞和高歌。 鼓勵並且帶領孩子跟隨音樂來做出動作, 並且放聲歌唱。 不要擔心你們的動作不好看, 或者五音不全, 只要讓孩子感受到音樂帶給你們的愉悅就好了。

給孩子提供接觸各種樂器的機會。 時常帶孩子到樂器行轉轉, 在那裡總會遇到正在挑琴的專業人士。 讓孩子看一看小提琴和二胡有什麼不同, 聽一聽電吉他可以發出什麼樣的奇妙聲音, 看一看古箏, 或者借機會親手觸摸一下鋼琴的琴鍵。 這些都會提升他對音樂的興趣。

把玩具樂器放在孩子隨時可以接觸的地方。 不要把他的小木琴、小鈴鼓束之高閣, 放在他隨手可及的地方吧。 音樂是一種情感的表達和釋放, 讓孩子只要想, 就能隨時奏上一曲。

不過購買玩具樂器的時候要注意它的音質是否優美, 音量是否可以調節。 不要讓孩子小小的耳朵被噪音毀掉。

鼓勵孩子當眾表演。 獲得認同和讚賞會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 所以父母可以創造一些機會, 讓孩子能夠當眾表演。

多帶孩子參加音樂會。 帶孩子觀看現場演出, 絕對會是一次驚心動魄、回味無窮的體驗。 就算孩子不能完整地聽完就鬧著要走, 他也已經吸收了該吸收的部分, 音樂會只是一種形式, 此外, 芭蕾舞劇、音樂劇, 甚至京劇等戲曲, 都是讓孩子感受音樂的好機會。 不過孩子較小的時候, 最好不帶他參加交響音樂會和搖滾演唱會, 現場如雷的聲響可能會嚇著孩子, 甚至影響聽力。

讓孩子看到你是如何醉心音樂的。

就算是對音樂一竅不通的父母, 一樣可以鼓勵孩子多接觸音樂。 孩子們在意的是你的聲音, 你醉心於音樂的感受, 以及製造聲響的快感。

由於在音樂方面人的先天素質客觀上有著很大差異, 總會有一部分孩子對音樂“敬而遠之”, 教師也束手無策。 對此, 德國音樂教育家奧爾夫的教學理念和體系應該能使我們從中得到很多啟示。 奧爾夫指出:幼兒在學習中必須動腦、動手、動腳, 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現音樂。 於是他發明了一套“元素性”的奧爾夫樂器, 是一組很容易掌握的打擊樂器。 同時, 他還充分運用人體各部位可能發出的聲音參與演奏, 並冠以“人體樂器”的美稱。 音樂教師都會有這種體驗, 孩子在課堂上一“動”起來,

氣氛就活躍多了。 孩子在教師的引導下作音樂性的“動”, 必然沉浸在一種遊戲般的歡快之中, 他們在不知不覺地接受著音高、節奏、聽辨、協調統一等等綜合音樂能力的訓練。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