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中醫辯證治療膝關節滑膜炎

滑膜炎屬於中醫痹症, 鶴膝風範疇, 有關節痹痛、尪痹、厲節、筋骨痹。 中醫學認為, 主要由外傷或勞損所致。 《雜病源流犀燭》曰:“忽然閃挫, 必為氣之震, 震則激, 激則雍, 雍則氣之周流一身者, 忽因所雍而聚之一處, ……氣雍在何處, 則血亦凝在何處。 ”而又有“膝為筋之府”之說, 再加上《內經》指出:“脾主肌肉, 四肢, 主運化;肝主筋, 藏血;腎主骨, 主髓。 ”多由於感風、寒、濕、濕熱邪氣, 慢性勞損, 跌打扭創, 引起關節氣血痹阻, 津液輸布不暢, 痰濕內聚, “濕勝則腫”。 在急性期出現關節紅腫熱痛, 活動不利。 緩解期關節輕微腫痛, 屈伸僵著。 慢性久病不愈,

反復發作, 關節軟骨及軟骨下骨質破壞, 出現關節變形, 功能活動嚴重障礙等。 治療以利水滲濕、活血化瘀為主。

1.水濕型:

膝關節腫脹, 疼痛拒按, 膚色不變, 活動不利。 舌淡紅, 苔薄白或厚膩, 脈濡緩。

苡仁30g, 牛膝10g, 蒼術10g, 黃柏10g, 茯苓10g, 當歸10g, 獨活15g, 雞血藤20g, 赤小豆30g, 防己15g。

水煎服, 每天三次。

2.瘀血型:

膝關節青紫腫脹, 疼痛拒按, 痛如針刺, 活動不利。 舌質暗紅, 邊有瘀點, 苔薄白, 脈弦澀。

桃仁10g, 紅花10g, 當歸10g, 川芎10g, 生地15g, 赤芍10g, 地龍10g, 牛膝10g, 苡仁30g, 獨活15g, 赤小豆30g。

水煎服, 每天三次。

3.脾虛濕阻:

肥胖者尤以女性多見, 多有長期勞損史。 症見患膝反復腫脹, 酸楚乏力脹痛, 舌淡, 苔白或膩, 脈緩而弱。

威靈仙、雞血藤、薏苡仁、炒白術、漢防已各10g, 木瓜、炒蒼術、牛膝、五加皮各6g, 茯苓皮、生薑皮各5g,

生甘草4g。

加減:挾熱者, 加鹽黃柏、仙鶴草各9g。

用法:水煎服, 每天3次。

4.濕熱阻絡:

症見腫勢彌漫, 脹痛, 灼熱拒按, 皮色欣紅, 觸之中軟, 屈伸不利, 步履艱難。 身熱口幹, 小溲短赤。 脈弦數或濡數, 舌紅, 苔黃膩。

蒼術12g, 白術12g, 茯苓皮20g, 薏苡仁30g, 金銀花30g, 川牛膝15g。

加減法:熱盛則地丁草30g, 祛濕宜注意利小便加車前子20g、木通15g。

水煎服, 每天三次。

5.痰瘀互結型:

症見膝部漫腫, 脹痛或刺痛重著, 皮色黯紅, 觸之稍有灼手, 拒按較甚, 屈伸不利, 步履艱難。 脈數, 苔黃, 舌有瘀斑。 治宜行瘀清熱, 利濕消腫。

生黃芪15g, 當歸尾15g, 桃仁10g, 紅花10g, 丹皮10g, 白芥子15g, 川牛膝12g。

水煎服, 每天三次。

6.氣虛血瘀型:

症見腫勢散漫, 痛如針刺, 綿綿不休或時痛時緩, 遇勞加劇。 皮色多不變, 按之稍有凹陷, 灼手不著,

身重體倦, 少氣乏力。 脈細澀, 舌淡或胖, 邊有齒痕, 可有紫絡。 治宜益氣行瘀, 消腫止痛。

黃芪15g, 黨參10g, 茯苓10g, 三棱10g, 莪術10g, 獨活, 牛膝, 防己12~25g、白術10~20g、甘草3~6g、生薑15g、大棗6枚。

水煎服, 每天三次。

7.寒濕凝滯證:

單側或雙側關節腫大、疼痛較劇, 難以履步, 發熱惡風, 形寒肢冷, 面色晄白略青。 苔白滑舌質紫黯, 或淡。 脈沉緊或沉遲。

治法:祛寒利濕, 散陰寒凝滯之邪。

麻黃10g, 肉桂3g , 川樸l0g , 蒼術10g, 當歸10g , 姜半夏10g, 獨活10g, 白芷10g, 陳皮5g , 茯苓10g , 芍藥10g , 川芎10g , 乾薑3g , 枳殼10g。

加減法:寒者重用桂枝, 表證不明顯可去麻黃等疏解之類藥物, 表虛有汗者, 則去麻黃、蒼術、白術、黃芪之類, 裡寒甚者加吳茱萸、細辛等溫散裡寒。 本證以 “寒”、“濕”為主要邪氣, “寒”須辨析其表裡及受邪輕重, “濕”邪盛者, 則需配蒼、白術, 胃納不馨者加山楂,

使祛寒利濕達到行氣和血的目的。

水煎服, 每天三次。

8.腫瘍化腐證:

關節局部漫腫脹劇痛, 勢如虎咬, 屈伸困難, 伴神萎心煩, 口渴不欲飲。 偏寒者關節局部皮色不變, 且有陰涼感。 舌淡白而潤, 脈滑;偏熱者關節局部皮色紅, 按之熱感, 身熱煩渴, 小便短赤, 大便幹結。 舌質紅苔黃且幹, 脈滑數。

治法:屬寒則以溫養散寒通滯為主, 屬熱則以清熱解毒通絡為主。

屬寒陽和東加減:

熟地黃10g , 鹿角膠10g , 炮薑3g, 肉桂1g , 麻黃10g, 白芥子10g。

加減法:寒盛者加乾薑、細辛、附塊。

水煎服, 每天三次。

屬熱大秦艽東加減:

秦艽10g , 石膏30g , 當歸10g , 獨活10g , 羌活10g, 防風10g , 黃芩10g , 白芷10g, 白術10g , 川芎10g , 生熟地黃各10g , 茯苓10g , 細辛3g , 甘草3g。

加減法:熱盛者加寒水石、銀花、地丁草、蒲公英。

水煎服, 每天三次。

9.陽虛陰疽證:

關節局部漫腫沉痛, 或不疼或酸, 活動時疼痛加劇, 難以轉側, 畏寒怕冷, 面色蒼白, 疲乏無力, 食欲不振, 大便不實, 小溲清長, 舌質淡白或嫩胖, 苔白膩而潤, 脈沉緩, 或沉細無力。

治法:溫補腎陽, 填充精血, 扶陽以配陰之法, 所謂“益火之源, 以消陰翳”。

方藥:大防風東加減。

黨參15g , 防風10g , 白術10g , 附子10g , 當歸10g , 川芎5g, 杜仲10g , 黃芪10g, 羌活10g , 地黃10g , 牛膝10g , 甘草3g, 上肉桂3g。

加減法:若陽虛陰寒盛加鹿角、細辛;體虛加河車大造丸。 因病久損及氣血者則宜加氣血雙補之品, 但慎防滋膩, 阻礙脾胃氣機。

水煎服, 每天三次。

10.肝腎陰虛證:

證候:關節腫大, 不紅不熱或微熱, 按之應指, 關節活動痛甚, 多為跛行, 骨蒸潮熱, 五心煩熱, 午後兩顴潮紅, 口幹喜飲, 盜汗, 形體消瘦, 溲赤便秘, 舌淡白或淡黯紅,苔薄或少苔,脈細數或細無力。

治法:甘寒養陰,滋補肝腎。育陰以涵陽法,所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方藥:左歸湯為主。

熟地黃10g ,山藥10g, 山萸肉10g ,枸杞子10g ,菟絲子10g ,懷牛膝10g ,鹿角膠l0g,龜板膠10g。

加減法:陰虛而內熱盛者,則以合秦艽鱉甲散或地骨皮東加減治之,滋陰補血,清熱除煩。

水煎服,每天三次。

舌淡白或淡黯紅,苔薄或少苔,脈細數或細無力。

治法:甘寒養陰,滋補肝腎。育陰以涵陽法,所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方藥:左歸湯為主。

熟地黃10g ,山藥10g, 山萸肉10g ,枸杞子10g ,菟絲子10g ,懷牛膝10g ,鹿角膠l0g,龜板膠10g。

加減法:陰虛而內熱盛者,則以合秦艽鱉甲散或地骨皮東加減治之,滋陰補血,清熱除煩。

水煎服,每天三次。

相關用戶問答
  • 2回答

    膝關節滑膜皺襞綜合征

    有用,會復發。費用不同等級的醫院收費不一樣,具體還需要去醫院諮詢一下。建議風濕免疫科嘗試西藥治療,可能效果會好一點。指導意見:如果有哪些不明白的,我會提供進一步的解釋。 給您帶來幫助是我答疑解惑的動... [詳細答案]

  • 3回答

    10歲小孩髖關節滑膜炎,走路有點拐,怎麼治療

    髖關節滑膜炎積液多是需要4-6周消退的,所以你的孩子一定要注意休息,不做劇烈活動。暫時行走限制多是考慮局部沒有完全修復是有關係的,所以會導致局部摩擦疼痛等所以是需要限制活動的,多是需要臥床休息的,一...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小兒髖關節滑膜炎反復發作怎麼辦?

    建議最好採用外用藥物治療,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的中醫傳統外科膏藥活血舒筋膏治療,膏藥外敷治療,局部滲透力強,藥物分子經皮膚吸收參與血液迴圈,直達病處,並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小兒髖關節滑膜炎復發

    建議最好採用外用藥物治療,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的邱-醫-堂活血舒筋膏治療,膏藥外敷治療,局部滲透力強,藥物分子經皮膚吸收參與血液迴圈,直達病處,並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 [詳細答案]

  • 3回答

    31歲男士 腿關節滑膜炎

    您好,滑膜炎主要是因關節扭傷和多種關節內損傷,而造成的一組綜合症。滑膜炎患者經確診後及時正規有效的治療是很關鍵的,滑膜炎早期一般主要是急性期,採用西醫方法,比如:激素、抽液、沖洗、抗生素等治療,可以...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