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怒所帶來的後果
人在震怒之時, 大腦神經高度緊張, 肝氣橫逆, 氣促胸悶, 即平日所謂“氣憤填膺”。 經常發怒的人, 必然影響肝脾, 易患肝炎、肝癌。 暴怒還可導致吐血、腹瀉、昏厥、突然失明或耳聾。
愛發怒的人患心臟病和死亡率, 比少發怒的人要高五倍。 清化醫家林佩琴所撰《類證治裁》指出因怒氣傷肝而發生的疾病有三十多種。 《三國演義》裡有一段文字描寫諸葛亮陣前羞辱王朗, 氣得王郎大吼一聲, 附馬身亡的文字, 雖是小說家言, 然生活中類似的事, 並不罕見。
如何制怒
學會制怒。 當要動怒時, 可趕快離開現場,
清代名士曹庭棟說:“事當值可怒, 當思事與身孰重, 一轉意向, 可以煥然冰釋。 ”清代著名理財家閻敬銘寫了一道《不氣歌》:“他人氣我我不氣, 我本無心他來氣。 倘若生病中他計, 氣下病來無人替。 請來醫生將病治, 反說氣病治非易。 氣之為害大可懼, 誠恐因病將命廢。 我今嘗過氣中味, 不氣不氣真不氣。 ”
經常愛發怒的人, 除要加強修養外, 還要適當吃點清肝火的藥物, 多吃點小麥粉、玉米麵、豆製品、白蘿蔔、油菜、芹菜、海帶、牛奶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