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五官科>正文

寶寶生病前的徵兆

哭鬧不安 全身性檢查

說到寶寶生病前徵兆, 首先, 必須先排除寶寶是否餓了、渴了或尿布濕了等情形。 如果都不是, 就把寶寶的衣服脫掉, 幫他做一次全身檢查, 看看寶寶是不是被別針或髮夾刺到、被蚊蟲咬傷, 並且觀察身體是否有外傷、局部紅腫、眼睛紅腫、流淚, 或是碰觸某部位較會引起哭鬧等情形。

腸胃不適

根據統計, 腸胃不適是最常見的求診原因, 因為脹氣、便秘、寶寶腸絞痛或腸套迭等, 都會使得寶寶哭鬧不安。 在這裡先說明一般情形的處理方式, 首先, 先觀察寶寶有無發燒、嘔吐、便血等情形,

若無上述症狀, 則可以試著用少許薄荷油, 先在自己手上搓揉一會兒, 塗抹在寶寶肚臍附近, 以順時鐘方向按摩腹部, 大部分的寶寶在半小時後就會停止哭鬧。 另外, 在寶寶吃完奶後, 記得拍打嗝, 也可以減少哭鬧情形。

腸套迭

腸套迭是一種寶寶腹部急症, 好發於六個月到二歲的嬰幼兒, 其它年齡的寶寶也會有。 早期表現為腹脹及哭鬧不安, 其哭鬧方式為間歇性, 一陣子吵鬧、一陣子又安靜下來, 之後會有嘔吐和血便等表現, 甚至引起抽筋、意識障礙, 父母若是發現寶寶有以上症狀時, 應該立即送醫處理。

感染性疾病

咽喉炎、腸炎、中耳炎、甚至泌尿道感染, 也常常會以哭鬧不安來表現, 有時會合並發燒、咳嗽、流鼻水等症狀,

甚至於耳朵會流出分泌物, 但是, 這些症狀並不是每個寶寶都會有的表現。 可以觀察寶寶的食欲, 如果出現突然減退或活動力變差情形, 均須考慮是否有感染可能。

頭部外傷

關於寶寶生病前徵兆, 有些寶寶在經過搖晃後, 會有腦膜出血情形, 其表現為嘔吐、哭鬧不安, 前囪門腫脹, 父母必須特別注意。

其它

通常在打完預防針、心律不整等, 也會使得寶寶哭鬧不安。 若是發現因三合一疫苗而引起寶寶哭鬧, 則可改注射新型三合一疫苗, 比較不會引起哭鬧情形。 不過, 仍然有一部份寶寶的哭鬧原因不明, 有待查證。

排便問題

便秘

單由排便次數來決定寶寶是否便秘是不正確的, 必須還要考慮糞便的外觀、大小及合併症。 每三至四天大一次黃軟便,

並不能視為便秘, 相反地, 雖然每天排便, 但大便較粗、較硬, 排便時很痛苦, 甚至需要通腸才能順利排便就算是異常。 95%的便秘屬功能性原因, 亦即身體本身並無異常, 新生兒如果出現這類問題, 仍建議應該找幼兒科醫師評估, 以排除器官本身異常。 通常在家中, 可以給寶寶塗抹薄荷油, 進行腹部按摩, 促進腸子蠕動。 另外, 以肛表刺激肛門口內約2公分處, 亦可幫助排便。 便秘比較嚴重的小朋友, 給予甘油球栓劑, 可以立即暫時解除痛苦。 若寶寶已經開始食用副食品, 建議給予菜泥、果泥等高纖維食物, 藍莓汁、蘋果汁也會有所幫助。 但如果寶寶對飲食尚不肯合作時, 則可考慮給予軟便劑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