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類風濕性關節炎 冬病夏治5字訣

類風濕性關節炎, 中醫認為屬於痹症、曆節風、骨痹、尪痹範疇, 好發於手、腕、足等小關節, 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反復發作為主, 同時伴有關節紅、腫、熱、痛以及功能障礙, 晚期關節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畸形, 並伴有骨和骨骼肌的萎縮。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冬病夏治5字訣“按、貼、灸、洗、吃”可使此類患者的病症緩解, 甚至到冬季少發病或不發病。 此法能鼓舞正氣, 驅逐病邪, 疏通經絡, 活血通脈, 溫經散寒, 使人體陽氣充沛, 經絡氣血貫通。

按 自我按摩

自我按摩手部:一手四指與拇指相對, 在另一手手掌及手背揉、捏、拿、摩、按數分鐘,

再彈撥手掌指面諸筋, 食指與中指分別在手指兩側用力撚動, 至手指酸脹, 然後一手捏指端輕巧靈活地活動指關節;然後雙手掌、手背互相搓擦至發熱為止。

自我按摩肘部:先拿揉上肢肌肉片刻, 再摩擦肘部至微熱, 然後活動肘關節數次至舒適輕鬆感。

自我按摩肩部:先做聳肩運動20~30次;然後前後甩臂, 幅度由小到大, 速度由慢到快20~30次。

自我按摩頸部:以兩手手掌反復交替搓頸項部, 以溫熱感為宜, 同時用雙拇指按揉風池、合穀穴各1分鐘;然後作頸部主動的前屈、後伸、側屈及旋轉活動各10次。

自我按摩腰腹部:兩手握拳, 用拇指指掌關節緊按於腰部凹陷處的腰眼穴, 用力作旋轉式揉按, 一般5分鐘;兩手掌搓熱,

按緊腰部, 用力上下擦搓, 使腰部發熱為度, 反復20~40次, 每日一遍;以右手掌放於肚臍上, 左手掌重疊於右手背, 順時針方向摩動50~100次;再換左手在下, 逆時針摩動50~100次, 以腹部溫熱為宜。

自我按摩髖部:先用單拳或雙拳按揉臀部的環跳穴1分鐘;雙拳摩擦、叩擊髖部2~3分鐘。

自我按摩膝部:先搓擦膝部周圍至發熱、深透而後兩手對揉、摩擦膝部;同時用兩手大魚際前後推動擠按, 而後用雙拇指相對滑按內外側副韌帶;其次還可用兩掌心相對叩擊膝關節兩側, 要力透深處。

自我按摩踝部:先用掌根及大、小魚際揉踝關節及周圍如足跟、跟腱, 各1~2分鐘, 使局部有熱感;然後用拇指和食指推揉內外踝關節周圍1~2分鐘;再然後一手持握足前掌,

一手扶著踝關節上部, 分別向左右緩慢旋轉, 搖動關節若干次, 使關節滑利, 再用雙掌全掌或掌根, 大小魚際夾持內外踝部位, 緩慢搓動1~2分鐘。

貼 藥物敷貼

1、菖蒲60克, 小茴香60克, 食鹽500克, 同入鍋中文火炒熱後用粗布包裹好外敷患部, 每日一次。 適用于肢體關節冷痛, 遇寒痛增, 得熱痛減者。

2、大蒜、生薑、蔥各適量, 共同搗爛如泥後外敷患處, 再用塑膠薄膜包裹、膠布固定留置15分鐘去除, 每日一次。 適用於關節疼痛, 怕風畏寒者。

3、鮮骨碎補3~5根, 搗爛如泥外敷患處, 再用塑膠薄膜包裹、膠布固定留置15分鐘去除, 每日一次。 適用于關節冷痛者。

4、仙人掌適量, 搗爛如泥外敷患處, 再用塑膠薄膜包裹、膠布固定留置15分鐘去除, 每日一次。 適用于關節冷痛者。

5、桃仁、白芥子各6克研細末, 用適量蛋清調成糊狀, 外敷關節痛處, 3~4小時可止痛。 不可久敷。

6、綠豆粉和雞蛋清調敷患處。 適用於關節紅腫灼熱、疼痛劇烈、得冷則舒、屈伸不利者。

另外, 用白芥子、元胡、甘遂、細辛、生薑等通絡、散寒、祛濕、補氣血的中藥研成細末, 調成泥狀, 根據病情選取不同穴位貼敷。 但要注意, 若皮膚有破損或局部關節紅、腫、熱、痛等明顯者勿貼敷。

灸 艾灸

患者可根據疼痛部位選擇不同穴位。

肩部:肩髎、肩髃、肩臑。

肘臂:曲池、合穀、天井、外關、尺澤。

腕部:陽池、外關、陽溪、腕骨。

背脊:水溝、身柱、腰陽關。

髀部:環跳、居髎、懸鐘。

股部:秩邊、承扶、陽陵泉。

膝部:犢鼻、梁丘、陽陵泉、膝陽關。

踝部:申脈、照海、昆侖、丘墟。

洗 熏洗療法

將中藥煎煮後,

趁熱對患部薰蒸或浸泡或洗浴, 使藥性從毛孔直入病所, 能祛風散寒, 舒筋活絡, 適用於治療風寒濕痹。

全身法:將藥物用量加倍, 煎湯倒入浴盆沐浴, 或把藥物倒入大木桶或大水缸內, 桶內放一小木凳, 患者坐在小木凳上, 用布單或毯子從上面蓋住, 僅露頭部, 勿使熱氣外泄。 待藥湯不燙人時, 取出小木凳, 患者再浸入藥湯內沐浴, 以出汗為度。 熏洗完後, 擦乾全身, 用浴巾蓋住, 臥床休息, 如能稍睡片刻更好。

手熏洗法:把煎好的藥湯趁熱倒入盆內, 將患手架於盆上, 進行薰蒸, 外以布巾將手連盆口蓋嚴, 不使熱氣外泄。 待藥湯不燙人時, 可把患手或腕部與前臂浸于藥湯中進行洗浴。

足熏洗法:把煎好的藥湯倒入木桶內, 桶內安置一小木凳, 略高出水面,將患足放在小木凳上,用布單將腿及桶口蓋嚴密薰蒸。待藥湯不燙人時,取出小木凳,把患足及小腿浸入藥湯中泡洗。根據病情需要,藥湯可浸至踝關節部或膝關節處。

外用熏洗基礎方“四生湯”:生川烏、生草烏、生半夏、生南星、細辛、乳香、沒藥、透骨草、白芷、露蜂房各15克,威靈仙30克,冰片9克,煎湯熏洗,每日2~3次,每次半小時。

吃 食療

風濕熱邪,阻痹關節

苡米仁粥。苡米仁為末,同粳米煮粥常食。

風寒濕邪,阻痹關節

苡米乾薑粥。苡米50克,糖50克,乾薑9克。先將苡米、乾薑加水適量煮爛成粥,再調白糖服食。每天1次,連服1個月。

辣椒根煮豬肉。瘦豬肉100克,辣椒根90克。共煮湯,調味後服食。每天1次,連服7~10天。

肝腎虧損,痰濕凝結

五加皮燉母雞。五加皮60克,老母雞1只(去頭、足及內臟),加水燉熟,取湯及雞腿。待症狀減輕,隔3~5天再服一劑。

烏頭大米粥。生川烏頭3~5克,大米50克,薑汁10滴,蜂蜜適量。將川烏頭搗為細末,先煮沸米粥,後加川烏頭末改用小火慢煮,熟後加入薑汁,攪勻再煮片刻即可。早晚餐服食,5~7天為一療程。肝腎功能不好的人要慎用或不用。

略高出水面,將患足放在小木凳上,用布單將腿及桶口蓋嚴密薰蒸。待藥湯不燙人時,取出小木凳,把患足及小腿浸入藥湯中泡洗。根據病情需要,藥湯可浸至踝關節部或膝關節處。

外用熏洗基礎方“四生湯”:生川烏、生草烏、生半夏、生南星、細辛、乳香、沒藥、透骨草、白芷、露蜂房各15克,威靈仙30克,冰片9克,煎湯熏洗,每日2~3次,每次半小時。

吃 食療

風濕熱邪,阻痹關節

苡米仁粥。苡米仁為末,同粳米煮粥常食。

風寒濕邪,阻痹關節

苡米乾薑粥。苡米50克,糖50克,乾薑9克。先將苡米、乾薑加水適量煮爛成粥,再調白糖服食。每天1次,連服1個月。

辣椒根煮豬肉。瘦豬肉100克,辣椒根90克。共煮湯,調味後服食。每天1次,連服7~10天。

肝腎虧損,痰濕凝結

五加皮燉母雞。五加皮60克,老母雞1只(去頭、足及內臟),加水燉熟,取湯及雞腿。待症狀減輕,隔3~5天再服一劑。

烏頭大米粥。生川烏頭3~5克,大米50克,薑汁10滴,蜂蜜適量。將川烏頭搗為細末,先煮沸米粥,後加川烏頭末改用小火慢煮,熟後加入薑汁,攪勻再煮片刻即可。早晚餐服食,5~7天為一療程。肝腎功能不好的人要慎用或不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