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胃癌早期有什麼徵兆

胃癌防治和其它癌症一樣,

關鍵在於“早”字, 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那麼, 胃癌究竟能不能早期察覺, 防患於未然呢?回答是肯定的。

近十幾年來, 國內外科學家通過對胃癌病人的長期觀察與研究發現, 從胃組織某一部位的細胞開始發生癌變, 到臨床上出現一定的症狀體征, 是個緩慢的過程, 即正常細胞在不同致癌因素的長期作用下轉變成癌細胞, 是一個循序漸進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這個過程, 醫學上稱為“癌前期”。 而該時期, 也是治療效果最優的階段。

顧名思義, 癌前期是胃癌細胞演變過程的預備階段,

它包括癌前期狀態和癌前期損害。 前者指臨床上易發生惡變的一些全身或局部的狀態或疾病, 包括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胃潰瘍、胃息肉、殘胃等;後者系組織病理上的改變, 包括增生性改變和腸上皮化生, 特別是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伴腸上皮化生。 “癌前期”這個概念, 並不意味著將來不可避免地一定發展成癌, 而是癌變的潛在趨勢和危險性顯著增加的一種標誌。 大部分癌前病變會“懸崖勒馬”, 長期潛伏, 甚至“回頭是岸”, 消退復原。 只有相當小的一部分繼續“執迷不悟”, 最終變成癌。

儘管對胃癌的癌前病變毋需憂心忡忡, 只要採用妥善治療, 總的說來是“吉多凶少”。 然而, 對下述的胃鏡及其病理或X線的檢查結果尚需引起足夠重視:(1)中度或重度的不典型增生;(2)40歲以上的大腸型上皮化生或伴重度不典型增生;(3)病灶直徑大於2公分的胃潰瘍,

特別是位於胃小彎部病程較長的潰瘍;(4)腺瘤性、無蒂性或直徑超過2公分、體積較大的胃息肉;(5)伴有腸上皮化生, 尤其是出現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萎縮性胃炎。 對於上述改變, 需嚴密觀察, 定期進行複查, 一俟有病變可疑時, 宜及時施行手術。

胃癌對人類健康具有嚴重威脅, 還在於其早期往往無明顯或特殊症狀, 不易引起人們注意。 當癌腫發展到影響胃的功能並形成潰瘍, 甚或發生胃壁蠕動和胃容積改變時, 才出現明顯的症狀。 此時, 診斷亦已延誤, 病情已屆晚期。 如何從自身的感受與症狀變化來識別胃癌的早期報警信號,

可歸納為以下內容:(1)腹痛失去原有潰瘍病發作的規律性, 明顯不同於往常;(2)胃痛發作時, 進食或服藥後無濟於事, 反而加重;(3)以往胃病發作時, 食欲、體重和體力無多大影響, 現在卻出現食欲不振、乏力和明顯體重減輕;(4)持續便血甚至嘔血;(5)原因不明的上腹不適、乏力、消瘦;(6)經畢氏Ⅱ式胃手術後5年以上, 有消化不良、消瘦、貧血和胃出血等症狀。 凡此種種, 均不可掉以輕心, 切莫以“老毛病”為由而隨意服點胃藥, 置若罔聞。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