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的強迫症, 其症狀會有很大差異, 而且, 有的人只會在某些方面出現強迫症, 而在其他方面, 則和正常人一樣。 不過, 即使每個強迫症患者的症狀有很大差異, 但在不同的患病階段, 也有一些相似之處, 瞭解這些特徵有助於對強迫症進行治療。
誘發階段:某一可以激發自身焦慮、痛苦感覺的想法、觀念、事物或者情境突然出現後與焦慮、痛苦聯繫在一起。 通過條件反射, 這些想法、觀念、事物或者情境就具備了讓人焦慮、痛苦或者恐懼的能力。 當這些想法、觀念、事物或者情境具有不可預知的無法控制的闖入性並進入我們的大腦時就形成了強迫思維。
形成階段:因為要緩解上述提到的焦慮、痛苦產生逃避行為。 當回避與逃避行為成功緩解了這種焦慮、痛苦, 這些行為會得到強化, 並一直保持下來。 如具有闖入性質的強迫思維實際上難以真正回避, 這時, 就會採取更為積極主動的方式, 比如儀式行為, 這些儀式行為也因為能夠暫時緩解焦慮、痛苦或者恐懼而持續存在, 我們就會認為這些儀式行為是緩解焦慮、痛苦或者恐懼的唯一的有效方法。 最終形成強迫行為。
鞏固階段:不少強迫症病人反映, 實施強迫行為令焦慮、痛苦或者恐懼得到暫時緩解後自己又開始後悔、自責, 之後, 焦慮、痛苦或者恐懼程度變得更高。
這就是“強迫症可以分為哪些階段”的介紹, 強迫症患者的心理狀態, 往往也會影響周圍的人, 所以, 如果我們發現身邊有強迫症患者的時候, 應該以我們的“正能量”, 去影響強迫症患者的活動, 而不要反過來受到強迫症患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