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汗沒有明顯的腥臭味, 但是如果汗味腥臭可能與濕熱證有關, 症狀不能恢復或嚴重者, 要及時就醫。
為手足心多汗, 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腳心熱、口咽乾燥等, 多屬於陰虛有熱;若手足心多汗伴隨腹部脹滿疼痛, 大便不通, 多屬於腸道內有積糞的熱證, 可服用通便藥;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隨口幹、牙齦腫痛等, 多屬於胃熱, 可服用清胃熱的中藥, 如牛黃清胃丸、清胃黃連丸等。
為心窩、胸口多汗, 多見於一些腦力工作者, 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 多夢的表現, 屬於思慮過度, 導致心脾虛,
按氣味辨別:
正常的汗沒有明顯的腥臭味, 如果汗味腥臭, 多與熱證或濕熱證有關, 屬肝熱, 這種情況可通過清淡飲食, 或用中藥菊花、茵陳等泡水飲用;若腥臭明顯, 應找大夫診治。 此外, 若在夏季悶熱的環境中, 出現大量出汗、口渴、頭昏、胸悶、噁心、心慌、四肢無力、耳鳴、注意力不集中, 體溫升高的情況, 一般屬於中暑先兆, 應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 補充一些淡鹽水, 短時間內可恢復正常, 症狀不能恢復或嚴重者, 要及時就醫。
除上述情況, 還有一些出汗表現, 如汗液顏色的改變, 有黃汗、紅汗、黑汗等, 這種情況需由醫生綜合判斷後診治。 如果重病的病人突然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或大汗、呼吸急促等,
知道了汗味腥臭可能與濕熱證有關, 總之, 一旦異常出汗的情況嚴重或伴隨其他嚴重表現, 應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