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怎麼應對頸源性頭痛

頸源性頭痛病因可分為生理性和器質性兩大類, 器質性頭痛多系頸椎增生所致, 少數見於寰椎畸形或寰樞椎半脫位。 生理性頭痛多系長期低頭作業所致, 少數情況下系頸部處於不當位置所致。 目前, 家用電腦十分普及, 不少人長時間呆在電腦旁低頭工作、學習或娛樂, 造成頸源性頭痛發病率明顯增加, 尤其是門診病例日漸增多, 不少是青壯年患者, 值得關注。

長時間低頭作業可造成頸部筋膜處於異常緊張狀態, 使得局部血液迴圈障礙, 肌肉僵硬, 長期下去可使筋膜攣縮, 形成慢性無菌性炎症,

從而引發頭痛、頸部疼痛和僵硬感等一系列症狀。 為此, 專家勸告人們不要總是呆在電腦旁, 更不要長時間處於低頭狀態。 一般在電腦旁呆上1個小時左右, 就要站起身來活動10~15分鐘, 並儘量抬頭和用手按摩頸部幾分鐘, 以改善局部血液迴圈, 緩解頸部的緊張狀態。

一旦出現頸源性頭痛症狀, 患者要注意休息, 儘量減少呆在電腦旁的時間, 避免低頭作業。 同時, 患者可根據頭痛程度及持續時間, 選擇小劑量止痛藥服用, 如布洛芬、消炎痛、阿司匹林等, 以促進症狀改善、減少頭痛發作次數。 經過休息、放鬆及服用止痛藥效果仍差時, 應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確診後可行局部痛點封閉治療, 或行封閉與牽引、鬆懈術相結合的綜合療法,

以有效緩解肌肉、筋膜痙攣, 促進炎性物質吸收和減輕疼痛。

頭痛的自我按摩療法

按摩治療頭痛切實有效, 但如自行按摩或家人按摩可免去求醫之苦, 如果養成自我按摩的好習慣可明顯的減少慢性頭痛帶來的痛苦。 按摩對下列疾病造成的頭痛有較好的療效:緊張性頭痛、神經性頭痛、偏頭痛、 高血壓頭痛、腦供血不足性頭痛、 頸椎病型頭痛、 神經衰弱 頭痛及 感冒 頭痛等。

1.準備動作:患者正坐于椅上, 含胸拔背, 氣息調和。

2.揉太陽穴:將雙手掌根貼於太陽穴, 雙目自然閉合, 做輕緩平和的揉動30次。 此法對上述各型頭痛均有較好療效。

3.拿風池穴:用拇指與食指、中指相對捏住頸後肌肉近髮際處, 手法採用一上一下、一緊一松按摩,

以頸部感酸脹為度, 次數自定, 不強求一律, 左右手可以交替進行, 本法能改善腦部血液迴圈, 增加腦組織血液供應。

4.浴全頭穴:頭部有上星、頭維、百會等穴, 經常浴頭部各穴有健腦之功效。 操作時將兩手五指分開, 由前髮際分別向後髮際抹動, 如食指梳頭狀, 手法輕重由個人自行掌握, 一般以局部感到熱、舒適、頭皮無痛感為度, 次數根據病情而定。 亦可用木梳代替手指浴頭。 本法可緩解頭部肌肉痙攣、緩解腦部血管痙攣, 使疼痛減輕、思維敏捷。

5.抹額印堂穴:將兩手食指屈曲, 拇指按在太陽穴上, 以食指內側屈曲面, 由正中印堂穴(兩眉之間)沿眉毛兩側分抹, 雙目自然閉合。 手法以輕中有重為宜, 每次做30遍以上, 每日2次為度,

本法古代稱“分陰陽”潔, 抹後感覺頭清目爽, 具有清除頭暈目眩、減輕頭痛之功效。

6.拿合穀穴:合穀位於拇指和食指之間肌肉豐厚處。 手法以拿捏、點按此穴, 有明顯酸脹感為度, 每次10~15遍, 每日2~3次。 本法俗稱“拿虎口”。 如能經常拿捏、點按此穴, 具有清利頭目、緩解各型頭痛。

7.拿天柱穴:以拇、食兩指, 在頸後部斜方肌上方的天柱穴作拿捏動作, 來回拿動各5~10遍, 每日早晚各1次。 本法對各種頭痛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