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 通宵上班者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發病率比正常上班者高
美聯社11月29日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下月將把通宵夜班列入“可能致癌因素”。
研究還需擴大人群
據美聯社報導, 總部設在法國里昂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下月將把通宵夜班列為“可能致癌因素”。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採納這一說法, 是因為研究顯示, 通宵上班的女性和男性中, 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發病率高於日間上班人群。
報導說, 相對較高的癌症發病率並不能證明通宵上班“引發”癌症, 但科學家懷疑, 通宵上班存在健康風險,
美聯社說, 現階段, 上述研究的物件主要是經常需要上夜班的護士和空乘人員, 為確認或推翻這一發現, 需要針對更廣泛夜班人群的研究。 鑒於這一發現尚有異議,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用“可能致癌因素”的標籤, 以示謹慎。
夜間光線與乳腺癌有關
報導說, 如果這一因果關係得到確認, 全世界範圍將有數以百萬計的人群受到影響。 專家推算, 在發達國家中, 大約有20%的工作者主要上夜班。
美國康乃狄克大學健康中心癌症流行病學專家理查·史蒂文斯是最早關注通宵夜班與癌症關係的科學家之一。 1987年, 史蒂文斯發表一篇論文,
此前, 史蒂文斯注意到, 上世紀30年代以來, 在工業化社會, 乳腺癌的發病率突然飆升。
近些年來, 一些研究發現, 常年上夜班的女性確實更容易患上乳腺癌。 動物實驗也顯示, 日夜顛倒使動物更容易出現腫瘤, 更容易早死。 一些研究還顯示, 通宵夜班的男性群體中, 前列腺癌的發病率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