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 感冒、咳嗽病人又多起來了。 咳嗽是一種保護性動作, 通過咳嗽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或進入氣道內的異物。 但劇烈而頻繁的咳嗽使病人不適, 妨礙睡眠和休息, 還可產生種種併發症, 故需應用鎮咳藥使之緩解。 目前隨著非處方藥物的增多, 尤其是感冒、咳嗽類藥物在各藥店或大的超市均有銷售, 許多患者就從那裡購藥服用。 但各種非處方藥屬於適當減輕和緩解症狀的對症治療藥物, 而對各種呼吸道疾病的根本治療, 應強調明確診斷, 進行病因治療。 就如咳嗽這一症狀,
怎樣選擇止咳藥物?
1首先我們要查明導致咳嗽的病因, 對病因進行積極的治療, 如肺癌、肺結核、肺炎和肺間質纖維化等。
2輕度咳嗽有助於祛痰, 痰排出後咳嗽自然緩解, 一般不宜單獨使用止咳藥物。 但頻繁劇烈的乾咳, 不僅增加體力消耗, 影響休息, 還可以引起其他併發症, 應適當應用止咳藥物。
3對有痰而咳嗽較劇烈者, 祛痰藥和止咳藥同時使用;對痰較多的咳嗽, 如支氣管擴張、肺膿腫應慎用止咳藥, 以免痰液滯留加重症狀或感染。
4慎用有成癮性的中樞性止咳藥(可待因、噴托維林等), 必須使用時應限制藥量。
止咳藥物分幾大類?
根據以上的用藥原則, 選擇不同作用的止咳藥物, 減輕或改善症狀。 根據藥物作用的機理, 我們把止咳藥物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為中樞性鎮咳藥, 分麻醉性和非麻醉性兩大類
麻醉性的有阿片、可待因、嗎啡, 其鎮咳作用迅速而強大, 同時具有鎮痛作用。 在臨床上主要用於緩解各種原因引起的劇烈乾咳, 特別是由於咳嗽而影響睡眠的患者, 在胸膜炎伴胸痛的劇烈乾咳時, 用其既可止痛又有鎮咳的作用。
非麻醉性的是對麻醉性鎮痛藥進行結構改造而合成的藥物, 幾無鎮痛和成癮作用, 有右美沙芬、咳必清等。 這類藥物對痰多、痰液黏稠、老人、小兒患者不宜使用, 否則會加重病情。 可發生嗜睡現象, 駕駛員、流水線上的操作工人儘量避免使用, 以免發生意外。
第二類藥物為外周性鎮咳藥
這類藥物通過抑制肺-迷走神經反射而阻斷咳嗽反射的傳入衝動, 起到鎮咳作用。 沒有呼吸抑制副作用。 常用於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肺癌所引起的刺激性乾咳、陣咳等,
另外, 如易普拉酮(易咳嗪)這種藥, 兼有中樞與末梢性鎮咳作用, 並顯示出較強的黏痰溶解作用, 不抑制呼吸, 也無成癮性, 可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肺炎、肺結核等疾病引起的咳嗽。
第三類藥物為鎮咳祛痰複方製劑
如常用的複方甘草合劑, 其中主要成分為甘草、複方樟腦酊、酒石酸銻鉀, 能刺激黏膜反射性增加支氣管分泌, 使痰液變稀, 易於排出, 同時具有消炎鎮咳的作用。 由於這類藥物既有鎮咳作用, 又有祛痰療效, 故廣泛用於各種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現有的同類藥物有複方咳必清糖漿、複方非那根糖漿、愈咳糖漿等。
另外, 市場上常見的菲迪克止咳糖漿雖亦是複方製劑,
所以當患有咳嗽症狀時, 應首先明確咳嗽的病因, 瞭解咳嗽的性質, 然後按照止咳藥物的應用原則, 選擇適當的止咳藥物。 在常規劑量的止咳藥治療後,如果症狀不改善或加重者,不應盲目增加止咳藥物的劑量,而應該去醫院就診,查找咳嗽的病因,對疾病進行根本性的治療。
在常規劑量的止咳藥治療後,如果症狀不改善或加重者,不應盲目增加止咳藥物的劑量,而應該去醫院就診,查找咳嗽的病因,對疾病進行根本性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