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和學校有許多種培訓, 唯獨戀愛、婚姻沒有培訓就直接上崗。 步入婚姻的人自學成才, 卻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損耗了身體, 創傷了心靈, 甚至影響了下一代的身心健康, 造成“問題兒童”。 愛情是人際最強烈的吸引, 婚姻則是特定的人際和社會關係, 夫妻如何從戀愛過渡到婚姻生活?
【案例】
芳和強是大學校友, 又在同一座城市工作的, 經過幸福而快樂的熱戀時光後, 兩人懷著廝守終生的美好願望進入了婚姻, 但兩年半的婚姻生活隨著“柴米油鹽”式的生活推進, 愛情的魔力開始減退, 兩人常為瑣事爭吵,
婚姻比戀愛複雜得多
皓藝女性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佟梅梅稱, 戀愛是封閉的人際關係, 游離於社會, 熱戀期甚至會感覺地球上只剩彼此的存在。 婚姻則不同, 它面向社會的同時受到倫理道德的約束, 和戀愛有3大本質上的差異。
自覺性 戀愛以感情為主, 純粹私人關係, 既無權利也無義務。 而結了婚的兩人共同居住養育子女, 共同受到性物件的約束, 需要很強的自覺性。
戀愛時芳對強很依賴, 總是一起看電視、散步等。 婚後, 強因工作忙壓力大, 陪芳的時間越來越少, 終於在強的一次晚歸後, 芳和他吵了一架。 強覺得芳不像戀愛時小鳥依人,
通過諮詢, 芳逐漸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婚內自覺性不夠成熟的表現。 佟梅梅認為, 男女在婚後彼此結合得越來越緊密, 心智應該同步成長, 需要掌握操持家庭的能力, 而非一味依賴對方, 更不能因對方沒有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發脾氣。
責任性 戀愛在一開始就有不穩定性, 而婚姻是要負責任的:即使與丈夫慪氣, 妻子也必須準備晚餐;妻子娘家有病人, 丈夫不能不去問候。
有一次, 婆婆從老家來, 正值芳公司同事過生日, 派對結束回家已是深夜, 第二天早上她耽誤了去接婆婆的火車。 強於是大罵芳是“自私自利、沒心肝的惡女人”,
佟梅梅認為, 為人妻者, 孝敬、照顧婆婆是分內責任, 而因為妻子怠慢母親, 丈夫用行為進行懲罰, 也是沒有盡到丈夫責任的表現, “婚內責任感的缺失必然導致家庭矛盾的產生。 ”
角色性 結婚之後,丈夫和妻子要與眾多的人形成社會關係, 在每種關係中擔當不同的角色, 例如女方除了是妻子, 還是兒媳、嫂子, 甚至是經理夫人等, 只有學會適時轉變角色, 才能保持內心的平衡。
婚前芳在家裡是老么, 有兩哥一姐, 很多事會得到照顧和幫助, 婚後由么女變成他人的妻子, 要照顧先生料理家庭, 在婆家要孝敬老人, 照顧夫家的弟弟妹妹。
佟梅梅稱, 婚姻輔導可幫助配偶實現角色的轉換。 通過對婚姻本質的體悟, 才能成為內心獨立而成熟的配偶。 諮詢師的包容和理解能讓夫妻漸漸學會心靈的溝通, 認識到雙方人格及價值觀的異同, 以及各自原生家庭人際關係模式對婚姻的影響, “角色轉換的關鍵, 是令夫妻建立新的溝通模式。 ”
心理專家 皓藝女性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佟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