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酒精混藥後果嚴重

前不久, 在沙太路一工地工頭的孫先生和幾個工友喝酒, 作為北方人的孫先生有兩斤三斤白酒不醉的紀錄, 可昨晚只喝了半兩不到, 就出現嘔吐、劇烈胃痛, 經醫生檢查, 孫先生出現胃出血, 孫先生告訴醫生說, 早上和中午因有點頭痛和發熱自己服用了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藥物。

同個月內, 平時最低可喝半斤高度酒的何先生, 在和同事吃飯時, 也只喝了一小杯酒, 便感到心慌、氣喘, 並出現嘔吐、眼睛充血等現象, 結果被同事送到醫院治療。 經醫生詢問病史和其他有關情況得知, 原來何先生一喝就倒的原因是他前天因感冒和泌尿系感染,

使用了頭孢類抗生類, 喝酒時酒精與頭孢類藥物發生化學反應後而引起的不良反應。

為什麼平時可喝很多酒, 服藥時喝一點就出現問題呢?

酒精混藥後果嚴重

酒進入人體後, 一般在胃內停留半個小時左右, 只有約20%-30%被吸收, 餘下的由小腸和十二指腸來吸收, 再通過血液到肝臟進行代謝。

酒精又稱乙醇, 容易在化學作用下變成乙醛, 繼而再變成乙酸, 最後成為二氧化碳和水, 通過呼吸、汗、尿液等排出體外, 才不會對人體造成過大傷害, 否則容易形成中毒反應, 通常表現為頭痛、頭暈、噁心、嘔吐、心慌、胸悶、氣喘、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等。

服藥期間喝酒有兩種對人體不利的可能:

一是服藥期間天天喝酒者,

能促使藥酶分泌, 使藥酶的活性增強, 可導致某些藥物的代謝加快, 使藥效降低;

二是服藥期間喝酒會抑制藥酶的分泌使某些藥物代謝減慢, 致使藥物蓄積, 藥效增加。

這些情況都可使人體病情複雜化, 可造成嚴重後果, 因此, 患者服藥期間切記不能喝酒。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