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是七個半月時斷奶的。 那時我的產假已過, 馬上要上班了, 當時單位正在進行機構改革, 我是做文秘的, 新領導上任後, 我們辦公室一下子變得忙碌起來。 我是個責任心很強的人, 怕影響工作, 猶豫再三, 還是決定給兒子斷奶。
之前, 我聽不同的人說過, 孩子最好在8個月時斷奶, 所以, 我的奶水儘管不算很多, 但我還是打算喂足夠時間的奶, 畢竟, 母乳對於嬰兒來說是什麼高級奶粉都比不上的。
為了不讓兒子在斷奶的時候沒了食欲, 我特別注意從第4個月起就給他添加輔食。
我按照兒童保健手冊上的說明, 從兒子滿4個月的那天起, 就開始給他添加輔食, 主要是米糊和雞蛋黃, 米糊調稀一點, 便於吸收;一個雞蛋黃兌上50毫升的溫水, 等飯煮熟跳閘後再放進去, 10分鐘左右就好了, 那時的雞蛋像鮮嫩的豆腐腦一樣滑爽可口。 這兩樣東西兒子吃起來通常都是一氣呵成, 一下子搞定。
輔食色香味俱全, 讓寶寶胃口大開
我想許多小朋友不肯吃東西, 很大程度上與食物的色、香、味不夠誘人有關, 母親們別忘了嬰兒也是有味覺的。 我樓下有個小女孩, 是外婆帶的, 有天吃晚飯時, 她外婆端著一碗上面放有蒸肉餅的飯追著她喂。 那肉餅黑乎乎、乾巴巴的, 小女孩怎麼也不肯吃, 她外婆就又是追又是罵的, 但她就是不買帳。 還有一個保姆帶的小男孩, 他媽媽平時不怎麼管, 但吃東西時卻要求給他吃沒煮爛的粥, 還把水倒掉, 讓他吃幹的, 硬說這樣才好吃。 久而久之, 小男孩沒有胃口了, 什麼都不肯吃, 十分瘦弱, 臉色也蒼白。
吸取了別人的經驗和教訓, 我特別注意兒子輔食的色香味, 到他6個月可以吃稀粥的時候, 我讓保姆煮粥時放一些切得很碎的肉和青菜,
用奶粉代替母乳, 順利斷奶
兒子七個半月時, 我終於下定決心給他斷奶了。 那天下班後, 我的奶脹得厲害, 回到家, 看見兒子用他那單純天真的眼睛看著我, 我又有些不忍心了,
斷奶之後, 兒子的食欲有增無減, 我想這跟我們在他4個月時就給他添加豐富多樣的輔食有很大的關係。 他從不挑食, 給他什麼吃什麼, 鹹的、淡的、甜的、酸的照單全收, 所以一直以來, 兒子都長得胖乎乎的, 因為他特別好動, 所以又十分結實,加上他黝黑的皮膚,大家都說一看就知道是個身體健康、很好帶的小孩。的確不錯,兒子現在十個半月了,腸胃一直都很好,一雙非常漂亮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人見人愛,每天下樓,社區裡的人見了總要逗他一下、摸一下。
我很慶倖自己選擇了一條正確的斷奶之路,那就是循序漸進地添加輔食。
醫生點評:母乳因為含優質的蛋白質,且鈣磷比例適合及含多種免疫細胞、免疫因數等優點,已被絕大多數的母親接受,但何時斷乳、如何斷乳又成為擺在父母面前的一大難題。
一般認為斷乳的最佳時間為生後8~12個月。過早斷乳,嬰兒的消化道功能尚未完善,同時無充足的時間逐步添加輔食,不利於嬰兒的生長發育。但隨著嬰兒不斷長大,母乳的質與量都不能滿足嬰兒需要,且母乳也有不足之處,如維生素D、K和鐵的含量不足,維生素A、B、C含量也較低,一般到5、6個月就顯得能量供應不足,此時小兒若單純母乳餵養易發生貧血、佝僂病等。一般來說,母乳根據產後時間的不同分為初乳、過渡乳、成熟乳和晚乳,隨著時間的推移,母乳中的蛋白質含量將逐漸降低,脂肪含量增加,過了6個月的母乳幾乎可以用牛乳等代乳品來代替。
小兒2個月左右應開始循序漸進地添加輔食,開始時添加青菜汁、果汁。4~6個月時添加米糊、蛋黃、肝泥、魚泥、豆製品和菜泥等。7個月以後可以添加麵條、稀飯、蛋羹、煮爛的肉、魚等。在添加輔食的同時應減少哺乳次數,等小兒對輔食適應之後,選擇氣候良好,小兒身體健康的時間斷奶。切忌驟然斷奶,應逐步減少哺乳次數。
如果能給孩子正規地添加輔食,8個月以後,孩子對母乳的依賴性已大大減少了,孩子對母親的感情依賴可能會多於對乳汁的依賴,此時,實施斷奶一般來說並不是很困難。孩子哭鬧找奶時可以採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減輕孩子的哭鬧,若孩子哭鬧得很厲害,可以用孩子平時最愛吃的食物來代替母乳餵養。如果以上方法均不奏效,暫時躲開孩子未嘗不是一個有效的辦法。
孩子斷奶以後,每天應喂兩次牛奶,每次200毫升左右。除此之外,應根據小兒的食量安排好膳食,養成定時、定量的進食習慣,保證膳食配方中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主食的平衡。配製膳食時無需每日計算,真正重要的是在輔食中充分利用當地食物資源,保持進食品種的多樣化,促進不同食物的營養互補,從而達到膳食平衡。一般來說,1~3歲小兒每餐只能容納200~300毫升(1~1.5小碗)的食物,每天可進食三頓主餐,上下午各加一次小點心。合理的膳食搭配包括:
1.穀面類,為主食。
2.蛋白質類如肉、魚、蛋、奶及豆類,為輔食。
3.礦物質和維生素,主要是水果和蔬菜。補充蛋白質時優先考慮肉、肝、魚、蛋和乳類,在提供優質蛋白質的同時補充鈣、鐵、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小兒咀嚼能力弱,食物必須切碎煮爛,豆類中以嫩豆腐為佳。蔬菜選深綠色,水果選棕紅色。食物以清淡為宜,不應添加蔥、薑、蒜、辣椒等調味品,但可添加其他調味品,以增加食物的色、香、味。
孩子的飲食是否恰當,可以通過孩子的營養發育狀況及大便性狀來判斷。一般來說,小兒在半歲至一歲期間,每月體重增長0.3~0.4千克,一歲時重9千克,2歲時體重12千克。體重增加過慢或過快,都應注意飲食是否合理。此外,小兒的大便稀、溏、酸臭或有食物殘渣,一般表明食量過大,或所進食的食物中含有小兒不能消化的食物,應減少進食量或調整食物種類。
編輯推薦:
斷奶過早過晚都易對寶寶產生不良影響
寶寶母乳斷奶最佳季節是春秋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所以又十分結實,加上他黝黑的皮膚,大家都說一看就知道是個身體健康、很好帶的小孩。的確不錯,兒子現在十個半月了,腸胃一直都很好,一雙非常漂亮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人見人愛,每天下樓,社區裡的人見了總要逗他一下、摸一下。我很慶倖自己選擇了一條正確的斷奶之路,那就是循序漸進地添加輔食。
醫生點評:母乳因為含優質的蛋白質,且鈣磷比例適合及含多種免疫細胞、免疫因數等優點,已被絕大多數的母親接受,但何時斷乳、如何斷乳又成為擺在父母面前的一大難題。
一般認為斷乳的最佳時間為生後8~12個月。過早斷乳,嬰兒的消化道功能尚未完善,同時無充足的時間逐步添加輔食,不利於嬰兒的生長發育。但隨著嬰兒不斷長大,母乳的質與量都不能滿足嬰兒需要,且母乳也有不足之處,如維生素D、K和鐵的含量不足,維生素A、B、C含量也較低,一般到5、6個月就顯得能量供應不足,此時小兒若單純母乳餵養易發生貧血、佝僂病等。一般來說,母乳根據產後時間的不同分為初乳、過渡乳、成熟乳和晚乳,隨著時間的推移,母乳中的蛋白質含量將逐漸降低,脂肪含量增加,過了6個月的母乳幾乎可以用牛乳等代乳品來代替。
小兒2個月左右應開始循序漸進地添加輔食,開始時添加青菜汁、果汁。4~6個月時添加米糊、蛋黃、肝泥、魚泥、豆製品和菜泥等。7個月以後可以添加麵條、稀飯、蛋羹、煮爛的肉、魚等。在添加輔食的同時應減少哺乳次數,等小兒對輔食適應之後,選擇氣候良好,小兒身體健康的時間斷奶。切忌驟然斷奶,應逐步減少哺乳次數。
如果能給孩子正規地添加輔食,8個月以後,孩子對母乳的依賴性已大大減少了,孩子對母親的感情依賴可能會多於對乳汁的依賴,此時,實施斷奶一般來說並不是很困難。孩子哭鬧找奶時可以採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來減輕孩子的哭鬧,若孩子哭鬧得很厲害,可以用孩子平時最愛吃的食物來代替母乳餵養。如果以上方法均不奏效,暫時躲開孩子未嘗不是一個有效的辦法。
孩子斷奶以後,每天應喂兩次牛奶,每次200毫升左右。除此之外,應根據小兒的食量安排好膳食,養成定時、定量的進食習慣,保證膳食配方中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主食的平衡。配製膳食時無需每日計算,真正重要的是在輔食中充分利用當地食物資源,保持進食品種的多樣化,促進不同食物的營養互補,從而達到膳食平衡。一般來說,1~3歲小兒每餐只能容納200~300毫升(1~1.5小碗)的食物,每天可進食三頓主餐,上下午各加一次小點心。合理的膳食搭配包括:
1.穀面類,為主食。
2.蛋白質類如肉、魚、蛋、奶及豆類,為輔食。
3.礦物質和維生素,主要是水果和蔬菜。補充蛋白質時優先考慮肉、肝、魚、蛋和乳類,在提供優質蛋白質的同時補充鈣、鐵、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小兒咀嚼能力弱,食物必須切碎煮爛,豆類中以嫩豆腐為佳。蔬菜選深綠色,水果選棕紅色。食物以清淡為宜,不應添加蔥、薑、蒜、辣椒等調味品,但可添加其他調味品,以增加食物的色、香、味。
孩子的飲食是否恰當,可以通過孩子的營養發育狀況及大便性狀來判斷。一般來說,小兒在半歲至一歲期間,每月體重增長0.3~0.4千克,一歲時重9千克,2歲時體重12千克。體重增加過慢或過快,都應注意飲食是否合理。此外,小兒的大便稀、溏、酸臭或有食物殘渣,一般表明食量過大,或所進食的食物中含有小兒不能消化的食物,應減少進食量或調整食物種類。
編輯推薦:
斷奶過早過晚都易對寶寶產生不良影響
寶寶斷奶期的營養食譜
寶寶母乳斷奶最佳季節是春秋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