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血壓如何“折磨”心臟

心臟是維持血壓的重要器官, 而血壓長期升高又會損害心臟, 導致心臟的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 高血壓對心臟的損害早期主要使心臟發生肥厚, 晚期出現心力衰竭與心率失常。 同時高血壓又常常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併發, 高血壓患者患冠心病的機率是血壓正常者的兩倍。

高血壓性心臟病一般出現在高血壓病起病數年至十餘年後, 根據心功能變化情況可分為心功能代償期和心功能失代償期。 在心功能代償期, 病人可無明顯自覺症狀, 但在心功能失代償期, 則逐漸出現左心衰竭的症狀,

開始時僅在勞累、飽食或說話過多時感心悸、氣喘、咳嗽, 以後症狀逐漸加重, 上述症狀呈陣發性發作, 多表現為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並 痰中帶血, 嚴重時可發生急性肺水腫。

預防常識:

1.本病是由血壓長期升高導致心臟後負荷過重所誘發的心臟損害。 長期系統的降壓治療能預防本病的發生、發展。 2.長期、正規的抗高血壓治療能使肥大的心臟的損害程度改善, 甚至完全恢復正常形態。 單純強調降壓目的、忽視心臟保護的治療方案是不全面和不科學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