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少女竟掐死6歲堂弟 如何正確地關愛孩子

最近有新聞報導, 家住從化的少女小雨, 竟殘忍地殺死了自己的堂弟!

小雨的父母常年外出打工, 將小雨和妹妹交給爺爺奶奶照顧, 與二叔二嬸家一起生活。 小雨讀到初二就輟學, 平時留在家裡做飯, 照顧幾個堂弟妹。 據其家人講, 她與堂弟妹的關係不錯。 2012年二嬸到工廠上班, 將6歲的兒子留在家裡交給爺爺照顧。 上午10時許, 二嬸接到孩子爺爺的電話, 說小孩不見了。 全家人在附近尋找, 一直沒有找到。

正在一家人焦急萬分時, 二嬸的手機收到了一條陌生號碼發來的短信, “明天早上8點30分, 拿著10萬元, 去廣百,

別玩花樣”。 這條勒索短信, 讓家人以為孩子被綁架了, 於是報警。 公安機關通過追蹤偵查, 發現發送資訊的是14歲的小文(化名), 通過小文得知, 她只是幫同學轉發資訊, 這個同學不是別人, 正是小雨。 經過審訊, 小雨承認了發資訊給嬸嬸的事, 並講了一個令人震驚的噩耗:她已將堂弟殺害了。

小雨說, 她不想要錢, 只是想嚇唬他們一下, 因為她恨叔叔嬸嬸一家人。 這個恨從兩年前就開始累積, 例如她到二叔家想玩玩具, 二叔說玩具無電;想去二叔家看電視, 但二叔把門關上不讓她進去;二叔的兒子經常搶其他堂弟妹好吃的東西, 常拿走她喜歡的衣服……

經過社工瞭解, 小雨之所以這樣做, 大部分的原因都是由於缺少親人關懷和愛,

讓她在情感的感知上會很淡漠, “這或許也是她殺害堂弟的一個因素, 但她一直都不願意承認這點”。

那麼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夠不重演小雨的悲劇, 更多地讓孩子感受到親人的關懷和愛呢?

父母應如何關愛孩子

1、創造充滿愛意的融洽氛圍

父母良好的性格、健康的情緒是建立充滿愛意家庭的先決條件。 孩子在家庭裡不但可以得到他的生活所需, 他還需要在家庭裡得到真正的、集中的關懷。 如果父母在家裡對孩子冷冷淡淡、漠不關心, 孩子便會產生自卑情緒, 變得孤僻。 父母想要給孩子關懷和愛, 首要的就是在家裡通過言語和行動, 給予孩子無微不至的集中關懷, 保證孩子在感情需要上的平衡。

2、引導孩子感受身邊的愛

假如是單親或者是父母背井離鄉外出打工的家庭, 這些家庭的孩子很少同時得到父母的愛, 於是她們的自卑、猜疑、補償心理開始出現。 為此, 最好給孩子佈置了一些任務:讓他們觀察父親或母親一天的生活。 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 他們就知道了父母的辛苦, 也感受到了父母對她們的愛。 這時, 就需要鼓勵孩子學會堅強, 學會愛父母, 做個有骨氣的人。 同時, 要在學習上、生活上給與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 讓孩子知道:身邊愛他的人並不少。

3、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情緒

父母在對孩子教育的時候, 請記住一定要用積極樂觀的情緒去培養孩子, 因為這種情緒是讓幼兒心理正常發育和身體健康發育的重要條件,

你以身作則的教育孩子, 時刻保持這種情緒, 那麼幼兒也會一直保持愉快的情緒狀態。

4、培養孩子自我價值

利用各種機會幫助孩子獲得他們可以掌握的能力, 讓孩子的自我價值得到實現。 當然, 我們提出的要求必須是孩子經過努力便能達到的。 另外, 應儘量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設計一些能促使孩子成功的情境, 成人一定要耐心地讓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活動, 切不可加以干涉或包辦代替, 那會讓孩子永遠感受不到成功的體驗。

5、幫助孩子建立初步的道德觀念

幼兒的認識能力比較低下, 他們需要成人給予認識上的指導和肯定。 家長和教師應該細心觀察幼兒的行為, 當孩子有幫助小朋友脫衣服、系鞋帶、搬椅子等等良好行為,

教師或家長發現後應注意及時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肯定與鼓勵。 這樣, 使他逐步理解這樣做會給別人帶來快樂, 是正確的, 不僅可以使孩子的良好行為得以強化, 而且可以使孩子體驗到關心與助人的樂趣, 讓幼兒體驗幫助別人的樂趣。 經過長期有意識的薰陶, 使他建立初步的道德意識和道德情感。

幼兒的情感培養是一個漫長的漸進的過程, 家長在日常的教育中要處處留意, 抓住機會教導孩子, 避免新聞中的悲劇再次發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