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風的光療方法如下:
(1)補骨脂素類藥物是光致敏劑, 早在1948年即開始應用, 至今已有多年, 可能是國內外最常用藥物之一。 筆者在20世紀50年代曾用meladinine治療白癜風, 該藥含補骨脂素類衍生物, 即8-甲氧沙林及8-異戊烯氧沙林兩種有效成分。 Meladinine用法為內服和外用, 結合每週2次中波紫外線照射白斑。 治療29例白癜風患者結果:療程5~12個月者顯效5例;2~5.5個月者有效4例, 0.5~5個月者無效20例。 該療法起效慢, 平均需治療6個月以上才能有效, 而且產生色素沉著不均勻, 達不到美容效果。 一些患者白斑色素再生, 但可再消退, 而且其他部位還可有新的白斑發生,
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 國內有多位元作者採用光化學療法, 即用補骨脂素類藥物加長波紫外線(PUVA)治療白癜風。 其經驗類似, 療程要長(1~2年)才能取得較滿意的效果。 有作者發現, 照射前行熱水浴, 外塗尿素軟膏促使角質層軟化松解, 提高紫外線的穿透, 可提高療效。 有作者認為, 白斑中毳毛顏色正常者, 其色素再生較快。
(2)苯丙氨酸加長波紫外線:苯丙氨酸為一種氨基酸, 在體內經羥基化後形成酪氨酸-黑色素的前體, 據國外報導, 口服和外用加紫外線照射治療白癜風有效。 方法為照射長波紫外線, 前半小時口服50-100mg/kg苯丙氨酸, 和(或)外用10%苯丙氨酸凝膠, 光照量根據患者皮膚類型和耐受情況而定。
(3) 凱林加長波紫外線:凱林或基林系由阿米芹種子中提取的一種呋喃駢色酮, 其化學結構類似於補骨脂素, 而且也具有光敏物質的呋喃結構。 曾用以治療心絞痛及支氣管哮喘。 據報導, 凱林加長波紫外線(KUVA)和PUVA一樣有效。 KUVA不引起光毒性反應, 患者更易接受。 凱林口服每次50-100mg, 或局部用2%凱林溶液。 用藥後1.5小時照射長波紫外線。 照射量應根據患者皮膚對光的反應類型而調節。 據國外報導, 約40%病例每週3次, 共用100~200次KUVA後, 70%以上白斑色素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