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屬於一種常見的精神類疾病, 會影響到患者的生活, 而且這種疾病比較頑固, 不容易控制, 給患者身體帶來的危害大, 患者應該合理的進行治療, 科學進行用藥, 那麼, 癲癇患者的常見治療方法包括哪些呢?一起瞭解一下。
1、一旦確診, 儘早用藥治療, 以減少驚厥性腦損傷, 防止智力減退, 治療越早, 預後越好;按照類型選藥:根據發作症狀, 準確判斷發作類型, 按照發作類型, 選用相應有效的抗癲癇藥物;儘量單一用藥:單一用藥可減少抗癲癇藥物的毒副作用, 防止藥物間的相互干擾, 單一用藥確實療效不好的,
2、維持癲癇藥物濃度平均值為保證體內癲癇藥物維持在有效濃度內, 如果一日三次得話, 正確服藥時間間隔是8小時一次。 同理, 如果藥物時一日兩次的話, 就每隔12小時服藥一次。
3、有腸胃疾病的患者服藥前需加餐某些抗癲癇藥物的說明書會這樣注明。 餐前、餐後或餐時服用, 這使患者產生了一些誤解。 其實, 餐前指的是在餐前半小時至l小時, 空腹指的是進餐2~4小時後即可。 注明餐後或餐時服用, 多是因為此類藥物對消化道有刺激性, 而食物可減輕這種不適;或是因為食物中的脂類物質有利於藥物的吸收。
兒童難治性的癲癇有哪些:
兒童難治性癲癇按照發病年齡依次為:嬰兒早期癲癇性腦病、嬰兒痙攣症和Lennox-Gastaut綜合征, 多數因腦部病變或遺傳性代謝性疾病所引起, 多數對常用的抗癲癇藥物幾乎無效, 多數伴有明顯的智慧、體格發育遲緩, 預後不佳。
1、 嬰兒早期癲癇性腦病:常在出生後幾個月內發病, 表現為陣發性的強直-陣攣發作, 一次痙攣可長達10秒, 痙攣間隔十餘秒, 每天抽搐次數可達百餘次。 腦電圖在睡眠和覺醒狀態下持續出現特徵性的抑制-爆發。
2、 嬰兒痙攣症:發病從出生後幾天至2歲, 其中以3-9個月多見, 具有特徵性的發作形式:鞠躬樣、點頭樣痙攣, 發作一次為2-10秒, 每次發作連續多次甚至數十次, 一日發作多次。
3、 Lennox-Gastaut綜合征:多發生於1-8歲兒童, 發作形式多樣, 常見的有軸性強直發作、失神發作、失張力發作、肌陣攣發作、全身性強直-陣攣發作等。 發作頻率高, 經常出現癲癇持續狀態。 腦電圖發作間期表現為爆發性雙側的2-2.5Hz的棘慢波。
溫馨提示, 這種疾病很難治療, 大家需要注意一些調理方法, 患者不要氣餒, 一定要樹立正確的人自信心, 聽取醫生的建議, 科學地進行診斷, 有效的進行保健 , 同時要注意護理。 為了避免病情加重, 患者一定要注意合理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