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草藥>正文

中醫妙招解除打嗝尷尬

打嗝常常是由於飲食過飽後引起的。 引起打嗝的原因有多種, 包括胃、食管功能或器質性改變。 也有外界物質, 生化、物理刺激引起。 比如:進入胃內的空氣過多而自口腔溢出, 精神神經因素(如迷走神經興奮、幽門痙攣)、飲食習慣不良(如進食、飲水過急)、吞咽動作過多(如口涎過多或過少時)等, 而胃腸神經官能症、胃腸道慢性疾病引起胃蠕動減弱所致時則發病率頻繁且治療時不易改善。
發生打嗝時不要心焦氣燥, 若因過飽過急飲食造成者, 數分鐘內可自動緩解, 因慢性病導致者在解痙、加強胃動力治療後也無大礙。

不過不要在打嗝時服冷飲, 也不要做劇烈運動。

打嗝中醫稱為呃逆。 呃逆是以氣逆上沖, 喉間呃呃連聲, 聲短而頻, 令人不能自製為特徵的症證, 俗稱“打呃”。 本證古稱“噦”, 又稱“噦逆”。 中醫認為呃逆的發生, 主要是胃氣上逆動膈而成。 胃居中焦, 上貫胸膈, 以通降為順, 若因飲食不節, 過食生冷或寒涼事物而致胃寒, 或過食辛辣, 溫補之品而致胃熱, 或情志不和, 惱怒抑鬱, 久而化火, 肝氣上逆, 犯胃動膈, 或大病久病, 正氣虛弱, 或吐下過度, 耗氣傷陰, 均可致胃失和降, 上逆胸膈, 發為呃逆。
呃逆一證, 輕重差別極為嚴重。 如偶然發作, 大都輕淺, 常可自行消失。 或刺鼻取嚏, 或突然給以驚恐, 或閉氣不令出入, 皆可取效。 但若是持續不斷,

則需及時治療, 若在其他急慢性病之嚴重階段出現, 又每為病勢轉向危重的一種表現, 謂之“土敗胃絕”, 預後欠佳, 更應加以注意。
臨床所見的呃逆, 多為腹部手術後或腦血管病所致, 偶見於癌症晚期。 治療一般選用穴位注射, 可取患者雙側足三裡, 藥物可用利多卡因、6-542等, 此種療法對一些病人效果尚可, 然而有些病人則較難改善。 筆者用針刺結合中藥的方法治療該病, 收到了較為滿意的療效。 針刺穴位可選上脘、中脘、天樞、內關、足三裡、上巨虛、內庭、公孫, 針刺手法用調法, 足三裡、上巨虛針尖方向向上, 使針感向上傳導, 取直達病所之意, 其餘諸穴直刺, 留針40分鐘。 其中上脘、中脘靠近病變部位, 能疏通局部經氣, 天樞為大腸經募穴,
上巨虛為大腸經下合穴, 可疏通大腸經氣, 腑氣通則上下通暢, 呃逆除;
足三裡為胃經的下合穴, 內庭為胃經的滎穴, 兩穴合用可起到平胃降逆、平中止呃的作用;內關、公孫為八脈交會穴, 兩穴同用可起到治療胃部疾患的作用。 其留針時間較一般疾病長, 經過筆者的長期觀察, 留針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最低不少於40分鐘;如果有條件可間歇運針, 以加強針感, 則療效更加。 大部分病人經過針刺治療症狀皆有改善, 呃逆的力度、頻率及每次的持續時間都變小、變短了, 有的病人可達到止呃的效果, 然而多數還需要中藥的配合。 常用的中藥有半夏、厚樸、紫蘇、高良薑、陳皮、枇芭葉等, 再根據具體情況酌情加減。 通過以上治療,
絕大部分病人都可痊癒。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