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嬰兒為什麼容易多發腸絞痛急症

嬰兒腸絞痛, 多發於3~4個月以下的孩子, 通常在餵奶後發生。 表現為突然大聲哭鬧、不安、面頰發紅、口唇蒼白、腹部緊張、兩膝屈向腹部、足部冰冷、兩手握拳或張口作吸奶的動作, 持續3~5分鐘。 小兒哭鬧到全身無力入睡, 或由肛門排出大便及氣體而得到緩解方安靜下來。 發作時間多半在下午或晚上。 患兒平時食欲正常, 生長發育也不受影響。 那麼, 嬰兒為何會發生腸絞痛呢?

目前認為可能與其中樞神經系統和胃腸功能發育不完善以及特異體質等有關。 如對牛奶等食物過敏、呼吸道感染、局部受凍、餵奶過多或速度過快、餵奶時吸入空氣以及奶中糖分太多等引起腸道積氣,

誘發一過性腸壁肌肉痙攣, 暫時影響腸腔內容物的通過, 於是近端肌肉發生強烈的收縮和蠕動紊亂, 隨著蠕動的加劇, 腹痛陣發性加強, 同時會出現嘔吐等。 經過一段時間的腸壁肌肉痙攣後, 肌肉會自然鬆弛, 腹痛也就隨之緩解。

嬰兒腸絞痛雖然比較多見, 但預後良好。 一般孩子長到4個月以後大多不再復發。 預防的關鍵在於找出病因, 採取相應的措施, 如避免進冷食, 餵奶後輕拍孩子背部以排出吞入的空氣等。 一旦遇到腸絞痛發作, 可直抱患兒或促其仰臥于父母的膝上, 喂給適量溫開水, 讓患兒在保暖的條件下入睡, 醒來即可恢復正常。

腹痛劇烈時,

可用溫暖的手按摩孩子的腹部, 也可用肥皂頭塞進孩子的肛門使之放屁或用開塞露通便排氣, 以緩解痙攣, 從而達到緩解腹痛的目的。 但是, 如果腸絞痛持續時間長, 不能自行緩解就應該去醫院就診, 以免延誤病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