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癱割治療法是在古代砭刺、刺絡放血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運用此法通過強刺激增強並改善肌肉、神經機能, 從而使疾病消失, 神經、肌肉功能恢復, 本著“實則瀉之, 菀陳則除之”的原則, 用刀在口腔黏膜處劃割, 以除其淤阻, 達到疏通經絡, 使經氣上達耳目間之目的。
發病一周內病情可能會有進展, 中醫學認為, 面癱早期進行針灸治療是最佳時期, 治療得當, 神經水腫儘早消退, 面肌將重現運動功能, 反之, 如果早期失治, 不能及時消除神經水腫, 導致神經變性, 面癱恢復就不利。 但是有些病人往往針刺效果不好;或者暈針,
具體方法:令患者張口, 先用酒精棉球在口腔粘膜消毒, 醫生用消毒過一手拇指放在患者健側頰部粘膜上, 另外四指放在口腔外側相對處與拇指相對移動, 感覺到有條索狀時將其捏住, 再以消毒的普通手術刀將皺壁條索割破一小口, 流出少量血, 用涼水漱口止血, 或用消毒幹棉球清潔後囑患者閉口, 禁食, 保持口腔內衛生, 防止感染。 忌口:忌麵食。